近日,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縮寫:NUS)的科研人員宣布開發出新的混合劑,可在15分鐘內將天然氣凝結成固體,從而可以更快捷和安全地運輸和儲存。
國大表示,現有的儲存方法包括以攝氏160度的高溫液化天然氣,或以250倍大的氣壓壓縮天然氣,但這些方法的成本昂貴,要長期存放也不安全。
為此,國大研究團隊研發出毒性低的添加混合劑,可加速天然氣轉變成非爆炸性固體的過程,15分鐘內就能完成,比目前的標準快一倍,而且也更安全。
天然氣被描述為「最清潔的化石燃料形式」,天然氣與煤炭相比相對「清潔」,因為燃燒時會產生一半的二氧化碳。也是一種廉價燃料,與其他化石燃料相比相對更清潔。
但是,天然氣主要由甲烷組成,甲烷是一種比二氧化碳更有效的溫室氣體,因為它可以將更多的熱量捕獲在地球大氣中。根據美國環境保護署(EPA)的數據,即使甲烷在地球大氣層中的存留時間不如二氧化碳長,但與二氧化碳相比,甲烷的熱量最多吸收25倍。
新型儲存方式的詳情
據悉,新加坡目前有95%的電力是使用天然氣發電的。相比之下,僅3%的電力來自非化石燃料或可再生能源,例如城市垃圾,生物質能和太陽能。此外,大約百分之二的電力是由煤,柴油和燃料的混合物產生的。天然氣仍舊是新加坡的主要能源。
而國大團隊致力於將天然氣轉化為稱為氣體水合物或可燃冰的固體形式的過程,該形式由被水分子形成的「籠子」中捕獲的天然氣分子組成。實際上,自然界以這種方式儲存天然氣,但過程極其緩慢。其他研究人員以前曾設法人為地加快它的速度,但他們訴諸使用對環境和所涉人員均不安全的高毒性添加劑。

國大研究人員配製的新型添加劑混合物含有L-色氨酸,L-色氨酸是人們飲食中必需的胺基酸。這種能增強肌肉的胺基酸還可以大大加快天然氣轉化為固體水合物的速度。國大配方可產生迄今為止最快的反應速率,是現有標準的兩倍以上,同時毒性更小,操作更安全。
從事該項目的研究員Gaurav Bhattacharjee博士說:
「當您考慮到自然界中天然氣水合物的形成需要數百萬年的時間,而我們正確添加了秘密之後,我們的突破才能真正體現出來少量地添加到系統中,同一過程可以在幾分鐘內在實驗室中完成。」
此外,最終產品非常穩定,可以在–5攝氏度和大氣壓下存儲,類似於家用冷凍機的條件。考慮到天然氣的體積減少了近90倍,這一點令人印象深刻。儲存天然氣的替代方法包括在–160攝氏度下液化天然氣,或將其壓縮至大氣壓的近250倍。這些方法不能大規模使用,因為它們價格昂貴或不能長期安全地存儲。
國大的研究人員現在的目標是以每天100千克的試驗規模將較大量的氣體轉化為較小量的固體。如果成功的話,這將使固化天然氣技術在商業上得到採用,並產生一種在大氣壓下可穩定存儲的固體。他們希望最終將其擴大規模以用於工業用途。
Lingoc副教授說:
「這與新加坡這樣的天然氣進口國特別相關,新加坡的95%的電力來自天然氣。這種儲氣技術的發展將有助於提高該國的能源安全。」

新加坡國立大學
新加坡國立大學是新加坡最高學府。在教學、研究以及創業方面於世界上都具有卓越的領先優勢。在QS亞洲大學排名中,新加坡國立大學連續兩年稱霸亞洲學府。
新加坡國立大學學科門類齊全,開辦了60個本科專業,設有人文和社會科學、理學、工學、商學、法學、建築學、電腦學、楊潞齡醫學院和楊秀桃音樂學
新加坡國立大學是一所研究型大學,擁有堅實的教研團隊及生機盎然的學術研究文化,積極參與各類研究項目,為新加坡乃至世界作出實質貢獻。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研究策略是:層次要高、範圍要廣,秉持著今日研究解決明日問題的態度,從中結出豐碩的卓越研究成果。也通過跨領域協同效益,強化研究成果的影響力。會定期跟政府部門、業界及優秀的海內外學術夥伴合作和科研成果交流,以確保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研究能真正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
新加坡國立大學提供優質的轉型教育,開拓環球視野亦著重體現亞洲觀點,期許將全球不同國家與背景的莘莘學子培養成信心十足、德才兼備,勇於克服明日挑戰的世界公民。致力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綜合性教育,採取跨科系跨領域的教學模式。除了課堂上的學習,也極為重視體驗式的教學,也不時提供許多海外發展及學習機會,助學生開拓視野、積累海外經驗。

新加坡國立大學還開展海外課程和其他創新教育課程,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與全球視野。新加坡國立大學針對專業人士的需求,開辦一系列專屬高管人員的精選課程,其中有些以中文授課。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高管人員教育課程主要有高級公共行政與管理碩士學位課程與新加坡國立大學亞太EMBA碩士學位課程。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生課程專業廣泛,教學形式有授課學習及項目研究兩種,在內容與形式上可以對應同學們的不同興趣、愛好及專長,讓他們可以進一步發展自身潛能,成為職場優秀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