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塑料再循環率有望進一步改善。新加坡環境理事會的調查發現,通過現有科技以及技術創新,我國可以帶動再生塑料循環經濟。
這項為期8個月的調查,向約1000人了解他們的塑料使用習慣以及對再循環的態度。
調查發現,本地塑料再循環率低的原因包括國人不懂得哪些塑料物品可再循環。有七成國人不知道什麼樣的塑料可再循環。因此, 大部分的塑料產品都被當成一般垃圾。不過,有45%的受訪者表示想要獲取更多有關哪些塑料可再循環的訊息。另外,每10名國人中,就有四人因為覺得不方便而不進行再循環。
環境理事會指出,目前本地主要使用線性經濟,也就是說,塑料在經過製造商和消費者手中後,直接進入垃圾桶。不過,只要將塑料製造商、消費者以及下游使用者連接順暢,就可以形成循環經濟。消費者丟棄的垃圾經過處理加工之後也能成為新產品,像是轉換為能源或是作為3D列印材料。
此外,報告還提出其他建議以改善我國塑料生態環境,包括同本地超市和烘焙坊合作,替代透明塑料袋、減少塑料包裝。
- CH8/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