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架型號為CH750的短程起降飛機,是南洋理工學院工程系學生的作品。南洋理工學院工程系高級講師林寶義於2014年開啟了這項專門針對三年級學生的畢業設計項目,共34人參與完成。

南洋理工學院工程系高級講師林寶義(左一)帶領四屆學生建成一架短程起降飛機,最後一批參與建造的學生包括扎菲(左二)、穆哈末哈理斯(左三)、梁茗靖(坐駕駛艙者)及包哲禮。(葉振忠攝)
本地學生建造出首架可載人飛機,最遠飛行距離約710公里,可以從新加坡往返吉隆坡一趟。
這架型號為CH750的短程起降飛機,是南洋理工學院工程系學生的作品,這也是世界各地不少飛機愛好者和專業人士樂於嘗試建造的機型。由於市面上針對此型號飛機已有較多資料和經驗可循,南洋理工學院工程系高級講師林寶義於2014年開啟了這項專門針對三年級學生的畢業設計項目,讓學生從零開始,建造一架功能齊全、可飛上天的飛機。
「為了讓學生有更立體的學習體驗,我們在四年前本來打算買一架飛機。但我認為,他們有能力及資源建造一架,這能給他們更好的學習經歷。」
共34名學生參與了這個項目,他們分別修讀航空科技及航空系統與管理專業文憑。他們兩人一組,負責不同任務,從搜集資料、研究、畫圖到動手操作,進行三個月的建造工作。畢業時將所有資料整理歸檔,傳給下一屆學生繼續作業。
飛機成品長6.7米,重約1440磅(約653公斤),包括一個兩座位的駕駛艙以及行李空間,可載重約545磅(約247公斤)。內設有主要飛行顯視,引擎監控系統及全球定位系統等設施,功能齊全。據了解,飛機最多可飛行710公里,相等於從新加坡往返馬來西亞吉隆坡的距離。
飛機嚴格遵循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的要求以及業餘建造飛機設計標準製成,並經過測試和模擬,確保能真正飛行。然而,受新加坡針對自造飛機的條例管制,這架飛機並不被允許執行飛行,只能由南洋理工學院保存,作教學和研究用途。
梁茗靖是最後一批參與製造的學生之一。他在過程中查找和鑽研知識,學到的東西是許多書本上找不到的,獲益匪淺。
「我原本就帶著對航空的熱忱報讀理工學院,這個畢業設計項目加深了我的興趣,未來升上大學會繼續深造相關專業。」
南洋理工學院預計將在明年1月4日,邀請參與建造飛機的畢業生、其他理工學院相關課程人員以及業界合作夥伴一起交流,共同慶祝這架飛機的建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