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頻頻發生大火,前幾天有工廠發生爆炸失火慘案;前天(2月28日)則有兩個組屋單位發生火患,住戶驚險跳窗,逃離現場!
前天早上約9點10分,黃埔惹蘭登德蘭(Jalan Tenteram)第22A座組屋的二樓租賃組屋單位發生火患。
根據新加坡民防部隊的臉書帖文,共有10人因受傷和吸入濃煙而送院,當中包括3名孩童,另有約100人被緊急疏散。初步調查顯示,大火是由客廳的電源引發。

當時,這個組屋單位中的六人陷入火海,父母及一名兒子在情急之下,跳窗保命。另外三人,包括女兒及剛出世三個月的女嬰,以及另一名兒子奪門而出,衝出火海。
民防部隊趕到現場後,在一樓發現其中兩人受了傷,當場為他們進行處理。與此同時,消防員用一支消防水龍和兩個壓縮空氣泡沫背包滅了火。

(失火單位被大火吞噬後面目全非,圖源:民防部隊臉書)
火患相信是因為當時屋內有多台手機、手提電腦充電,因而引起電流短路起火。

(民防部隊人員檢查火患的起因,圖源:民防部隊臉書)
由於火勢兇猛,連樓上單位和左鄰右舍都受到了波及。

(火患殃及左鄰右舍,圖源:民防部隊臉書)
另一場火災 屋主為了救貓沖入火場
同一天(2月28日)早上7點左右,另一場火災發生在裕廊西75街第738座的一個二樓單位。
失火單位的一名女子在睡夢中被濃煙嗆醒,發現是客廳一架正在充電的電動腳踏車著火,她趕緊叫醒其他人。

火勢迅速擴大,甚至擋住了大門的逃生路線,他們只好從跳窗逃命,來不及把家中的三隻寵物鳥和兩隻貓帶走。

(被燒後屋內殘破不堪)
當時,父母剛從巴剎回來,驚見住家失火。眼見火勢逐漸受控後,父親迅速沖入屋內救愛貓,家人來不及阻攔。
結果,父親成功把兩隻貓救出,自己卻因為吸入濃煙而送院,更因心臟不適需動手術。
失火單位內的寵物鳥則來不及救出,不幸被燒死。
大士工廠塵爆失火
3死5重傷
上周三(2月25日),大士11道第32E座的一家廠房發生爆炸並引發大火,導致3人死亡,5人傷勢嚴重。

據悉,這家公司製造的產品使用了馬鈴薯澱粉,而這種澱粉是可燃的粉塵。在搬運這種粉塵後,如果清潔工作不足或被藏在封閉的空間中,粉塵就會隨著時間而累積。一旦封閉環境累積到足夠多的粉塵而又遇到火源時,就會引起爆炸。

什麼是粉塵爆炸?
粉塵火災(英語:Dust fire),化學上稱為粉塵燃燒(Dust combustion),指在封閉或局限空間中,或戶外環境中,懸浮在空氣中的可燃粉塵顆粒燃燒。
如果在封閉環境中,可燃顆粒或局限在大氣或是氧分子等其他合適的氣體介質中分散濃度足夠高,更劇烈的粉塵爆炸(Dust explosion)就有可能出現。
粉塵爆炸或起火燃燒必須同時存在五個必備條件:
一、可燃粉塵
二、因揚塵而形成粉塵雲或浮塵
三、有足夠的空氣
四、存在火源
五、局限空間

成堆的可燃粉塵(如一大袋麵粉)即便用明火直接去燒,也不易燃燒,更不會發生爆炸。
但是,如果發生揚塵,那一團粉塵氣團則具有非常大的表面積質量比;由於每個顆粒的質量非常小,只須很少熱量就可充分燃燒,尤其是倉庫或地窖等壓力顯著增加的密閉空間。
因此,在《新加坡眼》製作的科普短片中,把普通麵粉揚起來,形成粉塵氣團,接觸到蠟燭火焰也馬上點燃,形成火球。
即便鋁、木柴等不可燃物質或燃燒緩慢的物質,在細碎為粉末之後也可產生劇烈的爆炸。
提醒大家,粉塵雖小,卻能引發巨大的災難,在使用麵粉等粉塵物質時,最好還是遠離明火,以防發生危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