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快訊2019-nCoV
根據新加坡衛生部公告,10月16日,本地新增冠病病例6181起,比前一天少了1856起。
新增本土感染6026起,其中,725起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呈陽病例,5301起抗原快速檢測(ART)呈陽病例。
新增境外輸入155起,其中,19起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呈陽病例,136起抗原快速檢測(ART)呈陽病例。
過去七天平均每日新增8159起本土病例,每周病例傳播率持續下降至1.52。
過去一天,有8980人出院或完成隔離。
新加坡目前共有600人住院,比前一天多26人;普通病房需要氧氣供給的55人,比前一天多了4人;加護病房的冠病病患保持13人。
新增死亡病例3起,累計死亡病例1644起。
本地確診病例累計201萬2065起。
過去28天的13萬1248起確診病例當中,99.8%沒有症狀或只有輕微症狀,0.2%需要氧氣供給,0.03%住進加護病房,0.02%病逝。
疫情資訊

從未染冠病者 面對風險最高
新加坡衛生部表示,從未感染過冠病,或是那些距離上一次受感染已經超過一年的公眾,在這一波由奧密克戎亞型變異毒株XBB驅動的疫情中面對的風險最高。
在10月8日至14日這一周,過去不曾感染冠病的人當中,他們的染疫風險為每10萬人日中有162.5起病例。
新加坡在2021年10月和11月,經歷由德爾塔毒株引發的疫情。受德爾塔毒株,或是其他更早期出現的毒株感染者,在這次XBB疫情中再次被感染的風險與不曾染疫者相近,每10萬人日有147.4起病例。
2021年12月上旬出現首起奧密克戎本土病例。包括這次的XBB疫情在內,新加坡至今出現了三波由奧密克戎和它的亞型變異毒株引發的疫情,第一波是在今年初,第二波在今年中,目前是第三波。
整體來說,感染奧密克戎毒株的人再次受感染的風險,是每10萬人日有42.4起病例。但是距離上次染疫的時間越久,再次感染的風險就越高。
在一個月至三個月前受感染的人,每10萬人日僅有0.7起病例;四個月至六個月前受感染為26.4起病例;七個月至10個月前則有70.9起病例。
數據顯示,人體對抗冠病的自然免疫能力會跟著時間推移而減弱。

XBB傳染力強,但並不比其他變種毒株毒
XBB是由BA.2.75和BA.2.10毒株變異而成的新毒株。10月3日至9日,新加坡社區病例中,感染XBB毒株的病患占了54%。
雖然還有一些檢測數據尚未出爐,根據新加坡已掌握的數據,沒有病患因感染XBB毒株而死亡、進入加護病房或需要輸氧治療。
9月17日至23日期間,每1000起新增病例有22.7人住院;10月1日至7日,每1000起新病例只有17.8人住院。
獅城
昨日詳情
冠病疫情2019-nCoV

10月15日,新加坡新增確診8037人,其中,7764起本土感染,273起境外輸入。
本土感染病患中,70歲以上年長者753人。



截至10月15日,新加坡共574名冠病病患住院,其中,447人是60歲以上年長者,占住院人數的77.9%。

截至10月15日,ICU重症患者13人。

每周社區感染率連續36天高於1,持續下降至1.56。


過去28天共12萬6637起確診病例,其中,99.8%沒有症狀或只有輕微症狀,0.2%曾需要氧氣供給,0.03%曾住進加護病房。
新加坡近28天的冠病病患死亡率為0.02%。
新加坡疫情
輸入病例概況

新加坡疫情
住院病例年齡分布:

10月15日,病情穩定病患510人,其中,388人是60歲以上年長者。

10月15日,普通病房需要供氧病患51人,其中,50人是60歲以上年長者。

10月15日,ICU重症13人,其中,9人是60歲以上年長者。

10月15日,無新增死亡病例。
信息來源:新加坡衛生部及新加坡政府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