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8視界學生記者 吸引56名學生加入

首屆8視界學生記者吸引56名從《我來報新聞》挑戰賽中脫穎而出的學生加入,其中48人昨天(8日)到新傳媒園區參與賽後工作坊,學習如何當一名好的新聞主播和記者。
今年的《我來報新聞》挑戰賽共收到292份作品,64名學生在5月26日獲頒27個獎項。這個活動由新傳媒《8視界》主辦,推廣華文學習委員會、講華語運動為合作夥伴,並得到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的鼎力支持。
所有得獎學生都有資格成為學生記者,而目前已有56名學生加入。學生記者將有至少兩次的專業培訓,以加深對媒體工作的認識,也有機會在《8視界新聞網》上發布作品。
主辦方表示,同學們都付出了不少心血,希望他們可以精益求精,通過今天的工作坊,對新聞主播和採訪工作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學生在這次的工作坊學習如何採訪新聞以及則如何製作數碼視頻等。(圖:曾琬瑜)
媒體人分享如何採訪新聞製作視頻
昨天的工作坊邀請來主播張海潔、新聞主編黃慧君、新加坡教師學院兼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特級教師湯俊傑、資深電視記者吳俍㬕和數碼主編魏健漢以及攝影記者陳良同進行新聞採訪和視頻剪輯的分享。
主播張海潔打頭陣分享《8視界》手機應用程式和《8視界新聞網》的內容,特別提到為年輕學子以及教育工作者提供優質內容的「好Young」欄目。同學也可以通過「樂學新聞」教育欄目,提高華文閱讀與口語表達能力。
張海潔也通過「新聞室大揭秘」和「新聞主播的一天」兩段視頻,讓同學們一睹中文新聞組、電台新聞組,以及主播的幕後工作情況。
新聞主編黃慧君則點評了本屆參賽作品,解釋了「再生新聞」的幾種處理方式,讓同學們獲益不淺。
新加坡教師學院兼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特級教師湯俊傑也講解了應該如何讓「鮮新聞」做得更出色,以及呈現新聞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資深電視記者吳俍㬕接著傳授了採訪新聞的技巧,包括什麼是新聞頭、新聞軀體、倒金字塔結構以及硬性和軟性新聞。
數碼主編魏健漢以及攝影記者陳良同則分享如何製作數碼視頻,如需要拍攝哪些畫面以及如何用手機剪輯視頻。
在活動結束前,他們也進行了問答環節,讓同學們提問。

國家初級學院中四學生徐爾晨(左)和成康中學中三學生駱籽嘉(右)受訪時都說,工作坊讓她們獲益不淺,除了更了解新聞室墓後工作情況外,也學到怎麼採訪受訪者以及剪輯視頻。(圖:曾琬瑜)
受訪學生期待加入
成康中學中三學生駱籽嘉受訪時說,通過今天的工作坊更了解新聞室墓後工作情況,也學到怎麼採訪受訪者以及剪輯視頻。
國家初級學院中四學生徐爾晨則說,她期待能加入8視界學生記者體驗當一名記者,這將有助她考慮步入社會後是否要當全職記者。
8視界學生記者計劃盼培養媒體生力軍,讓學生體驗如何當記者,成為年輕人的眼睛、耳朵和嘴巴。
學生記者福利包括:專業培訓和學習機會、投稿的作品優先刊登、學生記者的身份認可,以及未來實習和就業機會。
每名學生記者必須一年提交至少兩份視頻作品,可以獨立完成或是以團體形式合作完成,內容必須是新間類型,題材著重在校園和年輕人生活。

資深電視記者吳俍㬕與學生們交流。(圖:曾琬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