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獺家族參觀教育部大樓,被保安大哥耐心勸走!
4月28日,教育部(MOE)在其總部大樓歡迎一些客人。
但,他們不是教育者。
一個至少有10隻水獺的家庭被發現在院子裡溜達。
人們看到這些水獺急匆匆地跑下樓梯,在大樓的一個樓梯平台上徘徊。

(圖片來源網絡)
然而,他們並沒有停留太久。
帖子稱,經過一名「溫和有耐心耐心」的保安的驅趕,水獺找到了一個更適合它們需求的環境。
可能是大樓附近的一條運河。

(圖片來源網絡)
黑毛水獺是東南亞最大的水獺,因其柔軟光滑的皮毛而得名。它是一種哺乳動物,經常出現在我們的紅樹林,泥灘和沿海地區,在那裡它覓食蛤蜊,魚,和其他小動物。這些水獺具有高度的社會性,用氣味和叫聲來交流,它們的蹼爪非常適於游泳。他們是頑皮的生物,喜歡游泳在一個包4至12,而追逐魚。

(圖片來源網絡)
雖然它們在新加坡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但在雙溪布洛濕地保護區最常見到它們,而且自 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就在那裡見到它們。近年來,在烏賓島、西部集水區和樟宜也有越來越多的目擊報告。
最近在許多其他地方也有目擊者見到它們,有些地方是它們確實居住的地方(如碧山-望謨橋公園),而有些地方它們可能只是路過而已(如新加坡植物園)。
你知道這種生物可以在水下一口氣呆八分鐘嗎?這使它能夠成功地捕捉魚、青蛙、螃蟹和烏龜。

(圖片來源網絡)
如果你遇到任何水獺,以下是你應該做和不應該做的事情,根據 NPark:
不要觸摸、追逐或角落水獺。從遠處觀察他們。太靠近水獺會嚇到它們。
不要大聲喧譁,不要使用閃光燈拍照。噪音和燈光可能會驚嚇和激怒水獺。
不要喂水獺。水獺在環境中有自己的食物,它們自然的飲食習慣使生態系統保持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