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業婦女遇冒充中國官員的騙子,被騙走約17萬2500新元(約51萬7500令吉)畢生積蓄,承受不住打擊,試圖輕生,所幸警員上門調查時察覺異樣,及時助她保住一命。
去年12月31日,新加坡反詐騙中心接獲通報,指一名婦女被「中國官員」詐騙,對方聲稱婦女的銀行戶口涉及洗黑錢活動,需要每天進行彙報並且把錢存進一個戶口證明清白。婦女也在「官員」的要求下,簽署了所謂的文件。
這名50多歲的婦女因此取出約10萬新元(約30萬令吉)的存款及投資,還向銀行貸款7萬2500新元(約21萬7500令吉),貸款以支票形式支出。
反詐騙中心接獲通報後,展開調查,但下來的幾天,婦女都沒有接聽電話。
反詐騙部門調查員郭啟文駐署警長今年1月初走訪婦女住家,進行例行的調查工作。一般上,警方為了跟進調查,會和受害者重新走一遍現場。
郭啟文到了該間單位後敲了敲門,但無人應門,他於是打電話給婦女,聽見屋內傳來鈴聲,但卻沒人接聽。
不久後,郭啟文聞到屋裡傳出煤氣味,他察覺事有蹊蹺,繼續試圖要求婦女開門。所幸在緊急時刻,婦女用木棍將門打開,郭啟文看見婦女躺在地上,立即想辦法進入屋內,把她送進醫院。
新加坡警察部隊在公布2021年全年罪案數據時,分享以上事件。
婦女之後接受關懷支持,目前已完全康復。她之後向郭啟文說:「我很感激你,你救了我一命。」
據悉,婦女因為損失畢生積蓄,覺得失去希望,所以想了結生命,當時還留了遺書給孩子們。
警方一直努力幫助她追回損失的款項,共順利取回至少7萬新元(約21萬令吉)。
另一方面,新加坡警察部隊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共出現2萬3931起詐騙案件,相較前年激增52.9%,十大騙案類型的受騙金額就高達5億440萬新元,創下5年來的新高。
冒充中國官員詐騙案增加310起達752起,損失金額就達1億640萬新元(約3億1920萬令吉),當中最大一筆數目達620萬新元(約1860萬令吉),雖然案件數量在十大騙案類型當中排第九,金額卻高居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