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將更大範圍推動安全騎士教育計劃!

由於共享單車,和多種其他類型的代步工具在新加坡流行起來。越來越多的事故,交通問題也隨著發生著。很多騎士不能很好的了解交通狀況,以及非法的將代步工具駕駛到高速公路,對其他車輛和行人造成了和大程度上的不便!

就在這個月初,新加坡也推出了針對以代步工具的法令。這條法令生效後,交通局已經根據這條法令對新加坡的代步工具進行了,整理,沒收等措施!

陸路交通管理局今年2月推出「安全騎士教育計劃」,至今有超過3000人參加了這個90分鐘的課程,學習如何安全地騎腳踏車和使用個人代步工具。
義順中區日前辦的課程,吸引10名基層義工及居民報名參加。課程分為理論和實踐兩部分,內容包括了解活躍通勤法令通過後的新規範與條例、熟悉腳踏車設施和指示牌,及在臨時設置的訓練場地,讓參與者模擬可能在共用道路遇到的情境,如在擁擠的巴士站放慢騎行速度等。負責義順中區基層事務的義順集選區議員費紹爾博士也到場觀察上課情況,並透露了上課總人數的最新數據。

費紹爾也是教育部兼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高級政務次長,並負責領導活躍通勤諮詢小組。他受訪時指出,陸交局已採取執法行動,取締危險騎車行為以及不合格的個人代步工具,並會繼續加強公眾教育,讓行人與騎士了解在共用道路應有的安全行為。
「希望上課的人數能繼續增加,因為土地有限是新加坡面對的實況,人們很多時候都必須共用(人行道等)設施。」費紹爾也說,活躍通勤諮詢小組會繼續與陸交局合作,繼續為我國打造安全騎車的文化。

諮詢小組上個月進行網絡調查,讓公眾針對腳踏車騎士和個人代步工具使用者在路口及過道是否應下車步行,及是否強制規定騎士戴頭盔等問題發表意見。陸交局這兩個月也會舉辦小組討論會,邀參與者就上述課題進行討論。據了解,本周六(26日)將會有一場討論會。
個人代步工具的安全問題繼續受到關注,交通部兼衛生部高級政務部長藍彬明日前在國會答覆議員詢問時透露,去年共發生128起與個人代步工具相關的意外,比前年的42起多約兩倍。

藍彬明說,當局非常關注這個問題,並已在宏茂橋、義順和烏美等地區試用移動攝像機進行監查,以減少共用道路上的違例騎車行為。「若這個做法證實有效,我們會擴大到更多地區。」
無論如何,騎行要以安全第一作為首要。我個人認為,這一項活動會大大加強代步工具使用的安全性。我們應該大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