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偉衷1月19日在紐西蘭懷烏魯(Waiouru)訓練區參加實彈演習時胸腹受重傷。(取自馮偉衷面簿)
作者
沈澤瑋
本地藝人馮偉衷在紐西蘭軍訓中身亡,和他同在炮車內還有另外兩名軍人,他們的身份一直是個謎。

國防部長黃永宏今天在國會發表部長聲明。(聯合晚報)
國防部長黃永宏今天在國會上發表部長聲明時首次透露更多信息。一位是軍備技術員,另一位是指揮官(Gun Commander):
和馮偉衷同在炮車的兩人身份首次公開
軍備技術員
軍階為ME2級軍事專才的正規軍人(regular);
在武裝部隊服役16年,經驗豐富;
八年維修155毫米榴彈炮車(簡稱SSPH)的經驗;
第六次到紐西蘭參加代號為「霹靂戰士」(Thunder Warrior)的軍事演習。
指揮官
戰備軍人;
軍階是三級上士;
第八次回營受訓;
在軍演前接受了再培訓。
涉事兩軍人被調派到其他崗位
涉事的兩名軍人現在肯定「亞歷山大」。黃永宏部長透露,他們已經被調派到其他工作崗位。
28歲的本地藝人馮偉衷上月底到紐西蘭參加軍訓,在維修155毫米榴彈炮車時,被在炮車內翹起的炮尾壓中,導致胸腹受重傷,送院搶救後四天後身亡。

本地藝人馮偉衷軍訓傷重不治 終年28歲。(網際網路)
由於馮偉衷軍訓死亡事故發生在紐西蘭,我國警方及驗屍庭並沒有司法權限針對事故展開調查或研訊。
部長說,目前除了由獨立調查委員會負責調查,新加坡武裝部隊的特別調查組(Special Investigation Branch)也已介入著手調查,待特別調查組的調查完成後,軍事法庭總檢控官將決定是否在刑事與觸犯軍事法罪狀下,將涉案軍人控上軍事法庭。
炮車三人組合都不是新手
不少網民猜測,炮車內三人是否經驗不足或再訓練不足,才會導致事故發生。從黃部長今天公布的信息判斷,一位維修炮車八年,一位是第八次回營受訓,不像是沒有經驗的人。
至於馮偉衷本身,部長今天透露,這是他第七次回營受訓,之前曾多次維修過SSPH炮槍,去年抵達紐西蘭後,他也接受了複習課程,才獲准參與軍演,因此有資格也有能力執行任務。馮偉衷在紐西蘭受訓期間,一共為10多輛榴彈炮車進行維修。去年2月回營受訓時,馮偉衷也參加了兩天的維修課程再培訓。
這三人組合看來都不是新手,怎麼會出意外呢?
炮車內有一套維修工作的安全執行流程
根據《聯合晚報》和《新明日報》報道,黃永宏今天在國會上說,按照新加坡武裝部隊的安全標準程序,榴彈炮指揮官操作炮管下降前,必須視察並確認炮管尾部周圍毫無障礙物,指揮官接著須檢查並確保在場士兵處在個別安全位置,完全避開炮管移動行徑。
蟻粉如果還沒有聽懂,看看下面這張圖就會懂了。

(國防部提供)
無論是操作或維修時,都是炮長負責降下炮管,他必須從他所處的「一號安全位置」,視察確保周圍沒有障礙物,同僚也不在炮管的移動路徑之內,所有人都應站在二號或三號「安全位置」。二號的安全位置寬約1.55米,三號的安全位置寬0.9米。
接著,指揮官會高喊「避開」(clear away)警告,在場士兵回以「準備好了」(standby)口號之後,他才會按下操作按鈕,降下炮管。三個安全位置也都裝有緊急停止按鈕。炮管下降時,炮尾會升起直至頂部10公分以下的位置,整個下降過程約9秒鐘,任何人這個時候都不應該站在炮管後方。
黃永宏說,身為ME2軍事專才的正規技術員是維修工作的總負責人,操作指南註明,他必須在開始維修之前,確保炮管已經降下並且已經固定位置。
一連串的疑問,有沒有人分神?
上述信息說明,炮車是有一套安全執行流程的,只要照著做,按理不該出事。所以,一連串疑問也就來了:
馮偉衷為何當時會處在炮管後方的危險位置?炮尾升起時,為何沒有閃避?
ME2級軍事專才事發時在什麼位置,他當時在做什麼?
指揮官當時有沒有執行安全流程?
既然三個安全位置都有緊急按鈕,當時有沒有人發現情況不妥,並按下緊急按鈕?
三個人當中,有沒有人因為分神而失去警惕?
《聯合晚報》今天頭版標題就大大個字打出:調查重點之一,是否有人分心
炮管升降設置沒有失靈,炮車設計沒有問題
不少網民也問了,炮車是不是失靈了?按黃部長的說法,沒有。
「事後檢查炮車,並沒有發現炮管升降設置失靈。」

55毫米榴彈炮車(Singapore Self-Propelled Howitzer,簡稱SSPH)。(網際網路)
炮車設計有問題嗎?
部長說,榴彈炮車是按照系統安全與人類工程的國際軍事標準進行設計和研發,美國、韓國和德國等多家也都有類似的155毫米榴彈炮車,我國這款榴彈炮車的模型平台在2003年推出之前,也進行了三年的密集測試與評估。
過去15年,超過1000名國民服役人員和正規軍人受訓操作這款榴彈炮車,發射約1萬2500發炮彈,都不曾有人在維修、操作或是發射時因炮管下降而受傷。
關鍵9秒鐘,誰出現疏失?
既然炮車設置和設計都正常,也有一套安全執行流程,之所以有人命傷亡的事件發生,只能是人為疏失了。問題是,在那關鍵的9秒鐘,誰出現疏失?三個人當中,就沒有一個人察覺到同在一輛車的夥伴出現疏失了?
炮車內有沒有攝像頭,可以捕捉到那關鍵9秒車內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SSPH炮車內炮槍移動時的位置,以及馮偉衷(橙色人形)的所在位置。(國防部)
黃永宏:欠馮偉衷家人及全體國人一個真相
黃部長今天用照片和錄像說明情況,但相信因為事故仍在調查中,現階段無法透露更多細節, 很多疑問都有待獨立調查委員會去徹查。
這個獨立調查委員會在1月25日成立,主席是國家法院委任的一名現任法官,其他成員包括一名專科顧問醫生、武裝部隊安全檢討顧問團成員、工作場所安全與衛生理事會專家,以及一名軍階為高級軍官的戰備軍人。
黃部長說:
"獨立調查委員需要什麼信息都能夠獲得,我不認為有任何信息因安全理由而需要保密的。」
「我們欠馮偉衷與他的家人以及所有國人一個真相。必須查出真相,糾正錯誤,全包國民服役整體的訓練系統是安全的。」
部長也不忘提醒大家:
「我們在緬懷馮偉衷第一中士時,也要儘可能顧慮到馮偉衷家人的感受。」

馮偉衷1月27日出殯當天,馮媽媽(白衣)繞了寶貝兒子的棺木走一圈後,失聲痛哭,需要大兒子攙扶。(郭躍男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