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道,衛生部(MOH)和國家環境局(NEA)在5月12日的聯合新聞發布會上說,在科萬地區已經確認了三例當地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所有三個病例都在該地區居住或工作。
兩人目前正在家中康復,第三人住院,情況穩定,這三個人都沒有懷孕。

衛生部已提醒醫生「保持警惕」,並對具有臨床兼容症狀的患者進行寨卡病毒檢測,特別是那些在科萬地區逗留或工作的患者。
還建議這三位病例的家屬在未來兩周內密切監測其健康狀況。
衛生部建議科萬地區的居民,特別是孕婦,監測他們的健康狀況。
如果出現寨卡病毒感染症狀不適,應就醫。他們還應該告知醫生他們的住所和工作場所的位置。
雖然寨卡病毒感染沒有特定的治療方法,但有症狀的感染者應該得到充分的休息和喝水。
這兩個機構表示:不能排除更多病例的可能性,因為大多數感染者表現出輕微或沒有症狀。
據世界衛生組織稱,寨卡病毒主要由伊蚊傳播,也可以通過性接觸和輸血傳播。
01 科萬噴灑殺蟲劑以消除任何蚊子
正在科萬地區的住宅室內噴灑殺蟲劑,以防止蚊子繁殖和殺死成蚊。

還在公共區域進行了殺幼蟲(使用殺蟲劑殺死蚊子幼蟲和蛹),以摧毀任何蚊子滋生。
還將在該地區開展外展活動,以提高對該病毒的認識,並重申根除寨卡病毒來源的必要性。
居民也被鼓勵使用驅蚊劑來保護自己免受蚊蟲叮咬。
衛生部和NEA警告,居住在寨卡和登革熱聚集區的居民,應採取「S-A-W」行動來保護自己和親人:
在房子周圍的黑暗角落噴灑殺蟲劑
定期使用驅蟲劑
穿長袖上衣和長褲
寨卡病毒感染的症狀包括發燒、皮疹、關節痛、肌肉痛、頭痛和結膜炎(紅眼)。大多數人表現出輕微的症狀,或者根本沒有任何症狀。

寨卡病毒感染雖然罕見,但必要要保持警惕。
02 孕婦高危人群,若感染嚴重或影響胎兒頭部畸形
因為如果孕婦感染了寨卡病毒,就有可能在懷孕期間將病毒傳染給孕婦的胎兒,這可能會導致胎兒大腦、視力和小頭畸形的發育問題,即嬰兒的頭比預期的要小得多。

2019年,研究人員發現,在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婦中,有5-14%的人生下了有先天性卡綜合徵跡象的嬰兒,這可能會導致發育問題。
4-6%的人生出患有小頭畸形的嬰兒。
雖然感染寨卡病毒的嬰兒在出生時看起來很健康,但他們可能會在第一年甚至以後出現癲癇、視力和大腦發育問題。

2016年新加坡爆發一次寨卡疫情,從8月27日至11月30日報告了455例寨卡病例。
大多數病例發生在阿裕尼和別德,但2017年9月1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Facebook上發布了一條帖子。

他說,「我們必須假設寨卡也在新加坡的其他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