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將提升無障礙服務與設施 打造更具包容性共享空間

國家圖書管理局將增加並提升圖書館無障礙服務與設施,針對殘障人士和特需群體等,打造更具包容性的共享空間。當局也即將推出新興科技系列展覽,推動公眾邁向數碼未來。
色彩繽紛的寶可夢模型,是李吟恩過去一年的精心傑作。患有唐氏綜合徵的她,每周都會在媽媽的陪同下,前往兀蘭區域圖書館的科技創作空間,免費使用三維列印等設施。期間,科技技能和交流能力大幅提升。
李吟恩的媽媽傅秀華說:「她一路來都在家裡,所以她來這邊的話就是踏出第一步。在這邊她有接觸到外人,然後做這個東西的時候必須要有耐性,變成說她比較有信心,就是面對人和人家講話溝通都比較進步了。」
科技創作空間2018年推出,至今已在兀蘭、裕廊和淡濱尼區域圖書館,吸引1萬7000多名不同背景的民眾,參與課程並動手發揮創意。
當局預計接下來幾個月,會在榜鵝區域圖書館推出ExperienceIT計劃,設立主題展區和快閃展覽,讓公眾進一步接觸新興科技,以便更好地適應數碼未來。
通曉四種語言的古馬,是本地圖書館的3000名義工之一。除了電子服務,他也積極協助公眾尤其是弱勢群體,有效利用各種包容性設施。
他說:「當他們用英語與我交談時出現困難,我就會告訴他們你可用華語跟我溝通。我會同他們分享圖書館提供的服務,可以利用哪些設施,學習新技能或比如說培養新興趣。」
當局將繼續與頂尖科技公司合作,在圖書館及檔案館藍圖下,為不同群體制定更優質的閱讀與學習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