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得主建議各國
應預先批准mRNA的使用
1月18日,美國生物化學學家托馬斯·切赫(Thomas Cech)出席新加坡國立研究基金會舉辦的科學研討會時,發表了一些他個人對流行病防範措施的見解。
身為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切赫對信使核糖核酸(mRNA)研究的十分透徹,1989年也因此類研究獲獎。他個人認為mRNA技術已經十分成熟,就算是實驗室的學生也可以在一周內製造與病毒基因鏈對應的疫苗。因此他認為mRNA疫苗試劑無需經過繁瑣的檢測,以免給病毒提供變異的時間。

圖源:new scientist
切赫認為政府相關部門應該提前授權,允許新的mRNA疫苗被即刻注射。他表示疫苗研發部有足夠的能力在短時間內針對個體的情況定製不同性質的疫苗。這種做法能夠有效的規避風險。輝瑞和莫德納都採用了相關技術,因此他希望媒體補助並教育大眾而不是強迫他們接受疫苗。
中國著名流行病學與公共衛生專家曾光則在2021年11月10日提及冠病已經進入變異階段。這意味著它很有可能會衍生出新一代的變異株。病毒變異時的基因排列組合會不斷的改變,根本無法有針對性的設計mRNA試劑。因此曾光認為應該打了基礎疫苗後再追加mRNA疫苗或重組蛋白質作為第三劑來加強現有的免疫力,同時提高疫苗的接種率以達到更高的免疫覆蓋率。
切赫的建議則是是在出入境的關口設置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以偵查新型病毒,然後立即用mRNA修改技術創造出有特定的疫苗防範。他認為只要檢查過mRNA疫苗的脂質納米粒的安全指標即可投入使用。
曾光和切赫都認可mRNA技術在製造疫苗方面的貢獻,並以此為基礎對抗病毒以及其變異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