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與越南籍陪酒女郎有關的KTV夜店感染群病例已累計149起確診病例,成為新加坡本地目前最大活躍感染群。因參考香港和韓國夜生活場所引發的大型感染群經驗,新加坡這一年來都不允許恢復夜間娛樂活動。如今本地幾家KTV夜店以「轉型餐飲場所」之名掛羊頭賣狗肉,無視安全措施聘請陪酒女郎招待顧客,甚至涉嫌在KTV賣淫,導致好不容易壓下來的第二波社區疫情再次拉響警報。

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宣布,超過400家在冠病疫情期間改以餐飲業者身份營業的夜間娛樂場所,須從7月16日至30日暫停營業兩周。這些場所的所有職員將接受檢測,當局也會檢查它們的安全管理措施,只有在確保安全管理措施到位後,業者才會獲准恢復餐飲服務。
不過最近的形勢不禁讓人失望感嘆,面對傳播力更強的德爾塔變種毒株,為安全起見夜間場所縱然是「乖乖轉型」,是否也不宜獲允許開業?其他國家和地區在遭遇夜店感染群時如何應對?世界上有哪些成功案例?
香港
香港當局2020年9月允許夜店和娛樂場所重開,不料11月就有跳舞群組和跳舞場所成為引起香港第四波疫情的罪魁禍首。與感染群相關的跳舞場所被指是「香港太太」的遊樂場所,包括前女演員謝玲玲、有線電視老闆、遠東發展主席兼執行長邱達昌和香港億萬富翁吳汪靜宜在內的許多知名人士都被牽涉在內。
為了控制疫情,香港進一步收緊防疫措施,把在外用餐和聚集的人數限制為兩人,並在個別確診案例較多的地區實行封區強制檢測措施。所有娛樂和夜店場所也再次關閉。在第四波疫情的衝擊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今年2月宣布香港失業率攀升至7%,創近17年新高。
如今香港疫情自4月底以來已基本受控,單日新確診病例已回落至個位數。夜間場所自4月29日以來已在「疫苗氣泡」為前提的新措施下逐步恢復營業。自6月24日起,如果這些場所的工作人員已接種了第一劑疫苗,並且只招待已接種了第一劑疫苗的訪客,這些場所可以運營至75%的容量到凌晨2時。酒吧和夜總會每桌最多坐四人,而卡拉OK房間每間最多容納八人。如果所有工作人員都已完成兩劑疫苗至少14天,夜間場所可以營業至凌晨4時,滿負荷運行,每張桌子最多可容納八個人,卡拉OK房間每間最多12人。如果表演者已接種第一劑疫苗並帶著口罩,當局也允許現場表演等娛樂活動。
韓國
去年5月,一名29歲的韓國男性光顧了首爾梨泰院的三家同性戀夜店後確診感染冠病。韓國當局起初在追蹤病患的密切接觸者時遇到不少挑戰。一些涉事夜店每逢周末就有數千人光顧,涉及人員體量龐大。而由於韓國社會對同性戀、雙性戀等人士的態度不友善,一些夜店訪客付費要求不必寫明身份,也為當局的追查增加了難度。韓國夜店感染群暴發初期,一度有近2000名相關人員處於失聯狀態。為了避免釀成更嚴重的社區感染,時任首爾市市長朴元淳當時保證可以讓他們匿名檢測,不必擔心個人資料外泄。首爾市也積極通過電信服務商提供的信息、市內信用卡帳單和閉路攝像機拍下的視頻等途徑追蹤與梨泰院夜店感染群有過接觸的人。韓國警方也在全國範圍內組建快速反應體系,出動8000多名警員追蹤密切接觸者。
截至去年5月底,梨泰院夜店的確診人數超過260人。疫情的回溫當時導致首爾短暫重開的學校和夜間娛樂場所再次關閉,所有首爾都會區的公園、美術館、博物館及電影院也為此關閉兩周。
首爾的夜店場所去年6月底在各種限制下獲准重開,可是後來又幾度在去年8月、11月、今年4月和7月12日因第四波疫情實行的最高第四級防疫措施而得停業。
台灣
台灣去年大部分時間有效抵禦冠病疫情,有一段時間甚至長達200天沒有一例本土傳播病例。
不過台灣今年5月中旬突然暴發的這一波疫情,最初被台媒指很大程度與台北市萬華區的176家「茶藝室」有關。
這些茶藝室到底是什麼場所?
據《香港經濟日報》報道,網民透過谷歌地圖搜尋茶室外貌,赫然發現門外有多名女子疑似正在等候客人光顧。
台北市前議員童仲彥在面簿發文解釋這些茶藝室實為當地人俗稱的「阿公店」,即店內提供小姐坐檯陪酒服務。他貼出一段早在2018年上傳的影片說店內是「酒池肉林」,有女子上身赤裸在男客人面前搔首弄姿。
台北市長柯文哲當時立即命市內的所有娛樂場所(包括茶藝室)停業,台灣全島升至第三級警戒後,娛樂場所也關閉至今。
由於疫情不容小覷,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7月8日宣布,原定12日結束的三級警戒再延長兩周至本月26日。但隨著台灣冠病疫情整體上有所緩和,餐廳、電影院、博物館等部分行業及場所將適度放寬,舞廳、夜總會、酒家等休閒娛樂場所則繼續關閉。
中國大陸和紐西蘭
作為抗擊疫情的兩大模範生,中國大陸和紐西蘭都是在去年把境內疫情控制下來後才允許夜店恢復正常營業。
中國大陸的酒吧、歌舞廳、足療和各大夜總會去年4月底全部開放,起初只允許50%的客流量,但到6月已完全開放。個別地方若零星暴發疫情,當地的餐飲和娛樂場所就會暫停營業,待疫情風險清零之後才重新開放。在上海經營起步公司的摩洛哥男子祝浩宇目前幾乎每周會光顧上海的夜店。他接受採訪時說,上海的夜店已恢復到疫前客流量水平,大量的人擠在夜店內近距離接觸不用戴口罩。訪客只需在入店前測量體溫,給店員檢查二維碼健康狀態即可:綠色為安全,黃色為剛經過感染區,紅色為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他說:「這裡目前沒有確診病例,到處都很安全,所以我去夜店也覺得很安全。」
與此同時,紐西蘭的夜店場所也是在2020年下半年也隨著全國在6月初把社區病例清零後才得以恢復營業。目前紐西蘭把警戒措施分為四級,夜店在第一級可以正常開業,在第二級只能提供入座服務,在第三和最高的第四級封鎖全城則必須停業。
完全不允許任何夜店轉型營業的做法是不公平
亞太臨床微生物學與傳染病學學會會長淡馬亞教授(Paul Tambyah)接受zaobao.sg訪問時說:「我不支持停業,但我認為當初讓這些KTV夜店轉型重開應該伴隨著更好的監控,特別是針對國外的訪客和未接種疫苗的員工。這些場所向來有著打擦邊球活動的記錄,意味如果逼迫他們停業,很多活動可能會轉入地下讓當局更難監管。教育和有針對性地為這些業者提供包括檢測和疫苗接種在內的服務,可能效果更好。」
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張毅穎教授也認為,完全不允許任何夜店場所轉型是不公平的。「一些業者為了生存的確有在老老實實重新塑造自己的品牌。問題是違規的情況有多普遍,如果很普遍的話那當局就有必要加重刑罰。我預計接下來這些夜店的商業模式會受到更嚴格的審查,業者需要提出證明和確保自己不進行任何非法活動。否則,極少數不負責任的行為,有可能殃及整個行業,讓全部人都受到嚴厲的制裁。」
是否允許夜店開業應視我國疫苗接種率而定
在借鑑外地做法方面,兩位專家認為香港的做法或能為我國提供一些啟示,是否允許夜店開業應視我國的疫苗接種情況而定。淡馬亞認為,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已提出新加坡已接近接受冠病成為地方流行病的現實,除了上述幾個地方(韓國除外),很少國家依然在追求零冠病案例的目標。重點應該是增加疫苗接種,這樣即使偶爾會有一些病例和感染群,也幾乎不會有任何重症病患,也不會給醫療系統帶來壓力。我認為這是比較實際的長遠之計。美國加州和紐約一個月前疫苗接種率達到70%後就開放不再有任何限制。儘管有大範圍的開放活動,出現一些病例,但並沒對兩個州的醫療系統構成壓力。這樣的情況說明疫苗在有效發揮作用,很讓人安心。」
張毅穎則覺得我國應等到全國疫苗接種率達到超過80%才考慮允許夜店恢復營業。「我不認同香港的做法。夜店員工和訪客接種疫苗不意味著絕對的保護,我們已經看到接種疫苗的人仍然會被感染並傳染給其他人。更合適的指標應該是總人口的疫苗接種率,否則承擔風險的是沒有接種疫苗的人。」
評論:老實說,夜店,KTV對於不少人來說既是生意,也是生命中的必需品,脫離這個行業確實很難生存。但是,這些場所的存在一定會使得病毒更容易傳染,確保每個入場者接種有效的疫苗是當務之急的事情。與此同時,在全民接種率還不到80%甚至90%之際,應該限制這些場所人員的流動,一旦疫情爆發,也將容易控制和檢測出入人員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