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執業律師,實在不容易!要過五關斬六將,經過重重壓力和困難挑戰,才能拿到執業律證。

可是,就算這樣的精英人士,一樣也會知法犯法,在金錢和享受的誘惑下,犯下無法彌補的大錯,將自己的前程盡毀,讓人扼腕痛惜…
私自挪用客戶近九萬美金 攜款潛逃15年後最終被捕
這名現年已經55歲的新加坡前執業律師David(化名),也曾是David Khong&Associates公司的獨資經營者。

面對犯罪前這樣的身份,當年40歲的David,可以用曾混得風生水起來形容。
案發時,David的私人債務已高達200,000美元,不但涉及信用卡債務,還有銀行透支和朋友借貸款。
後來經過警方查證,他的經濟問題大多是由賭博和過度消費引起。

以上圖源:kk news
一起看一下犯案經過:
2007年6月,當時的David律師收到客戶支票,總共8.8萬美金,這筆錢是賣家支付的豪宅定金,用於價值220萬元公寓的4%預付款。
當時的David,主要負責處理房地產事務,也擅長民事訴訟案。

他當時將收到的支票投進了David Khong&Associates的公司帳戶中。
接下來的一個月,由於公司經營不善和欠款等原因,David結束了他的公司,並加入了另一個律師事務所Sim&Wong擔任董事。
但他並沒有將這八萬八千美元轉回客戶的戶口或是新的律師帳戶。

也就是說,他私自吃掉了這筆錢…
一轉眼,時間來到2007年8月,受害客戶向新律所投訴,稱自己的物業出售後,出現資金短缺的情況。
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他向公司管理者承認了:自己的確拿走了客戶的8.8萬美元的存款。他還親自留下一張紙條,承認自己犯了罪。

以上圖源:medium
但一天後, David就此人間蒸發,想要逃避無法面對的法律制裁。
新加坡警方隨後展開調查,並向他發出拘捕令和國際刑警紅色通緝令,David涉嫌捲走客戶8萬8000美元後潛逃。在隨後的2009年,被新加坡三司特別庭除名。

在中國公安協助下 David最終落網回國
David攜款逃跑後,原來是去了中國。
期間隱姓埋名,一熬就熬了整整15年!
最終,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在中國執法機構的合作和協助下,David在上星期五返回了新加坡,在當日就被新加坡商業事務局逮捕。
星期六他被控上法庭,面對失信控狀,指他15年前,沒有把客戶的8萬8000美元存入客戶戶頭並私自挪為他用。
罪名一旦成立,會面臨終身監禁,或長達10年的監禁和罰款。

以上圖源:DW
他現被關押在新加坡中央警署,最早9月30日繼續過堂。
此案經歷了整整15載,新加坡商業事務局局長也就此表態:
警方將採取一切必要和新加坡法律允許的措施,將在新加坡犯下罪行的人繩之以法,無論罪行何時發生,也無論罪犯可能逃到哪裡。

新加坡還會繼續與海外執法夥伴緊密合作,將罪犯繩之於法。並對中國公安部在此案中提供的協助表示感謝。
看來,隨著科技的進步,想要逃離海外,就能逃避法律懲處的幼稚想法早已變得越來越不現實了。

以上圖源:strait times
恐懼、絕望,是大多數境外外逃人員在國外的真實心境。儘管逃出國門,但他們大多只能東躲西藏、戰戰兢兢地活著。
新加坡律師收入高 也扛不住高檔消費
在新加坡,律師的月收入已遠遠超過普通人!

無論是身處大所還是小所,初級律師的平均起薪都在5000美金左右,摺合新幣7100起步;等混到自開獨資律所這一步,薪資至少幾萬一個月,還不算年底公司董事分紅之類的優厚待遇。
不過,誰都不會嫌自己賺的錢多,律師工作時長,熬夜通宵,也非常辛苦。

以上圖源:klook
新加坡同樣面臨著嚴重的律師人才損耗問題,律師中有3/4的人會在工作10年內離開法律界。
不知道本案中的主人公David 是如何一步步從艱辛的努力中,慢慢走向了墮落的深淵。

越是有了點錢,就越會在高消費的路上一去不復返…
名利場裡動輒幾千,幾萬新幣的消費,賭場內揮金如土,一擲千金的心跳體驗,分分鐘將一顆努力的心輕易的磨滅飛灰…

以上圖源:yahoo
真是應了那句話: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做人做事,切忌不要鋌而走險,太過貪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