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26歲女舞者克服恐懼 跨越自我勇於突破


26歲的馬䲰娗今年首次踏出國門,代表我國到中國參加舞蹈比賽。(圖:何婷婷)

26歲的馬䲰娗今年首次踏出國門,代表我國到中國參加舞蹈比賽。(圖:何婷婷)
17歲開始學跳霹靂舞,一跳就跳了九年,本地一名女子越跳越起勁,近日還踏出國門,代表我國到中國參加舞蹈比賽。
26歲的馬䲰娗和隊友們在剛過的周末參加了「動起來!新加坡」(GetActive! Singapore)第三屆獅城舞蹈大會比賽,並在四對四的環節中摘下第四名。
上述兩項比賽共吸引了將近800名青年參與。除了本地青年以外,也吸引了來自鄰國馬來西亞和越南的舞者參賽。
馬䲰娗上個月也首次踏出國門,代表我國到中國參加舞蹈比賽。
除了在2023年WDSF亞洲霹靂舞錦標賽奪得第32名之外,她也在2023年紅牛霹靂舞上海總決賽取得第四名,以及在南寧霹靂無雙女子一對一環節中取得前16名的佳績。
她透露,到中國比賽和在本地比賽的體驗截然不同,讓她大開眼界。
「在中國比賽的那個文化很開放,他們(舞者)很大膽,也特別會表現,會用不同的方式去呈現舞蹈。讓我知道說,原來我也可以大膽一點。」


馬䲰娗17歲就開始跳霹靂舞。(圖:Jazparphotography)

馬䲰娗17歲就開始跳霹靂舞。(圖:@kevinisokay)
華族舞蹈和現代舞為啟蒙舞蹈
看著馬䲰娗跳著充滿熱血和激情的霹靂舞的人或許猜不出,她小時候接觸的其實是較柔和的舞蹈風格,如傳統華族舞蹈和現代舞。
馬䲰娗是在8歲那年,被一名校內的華族舞蹈老師發掘的;之後升上中學,又接觸到了現代舞蹈。
此時,擁有舞蹈底子的她,對體育躍躍欲試,毅然參加中學的足球隊。
三年來,在綠茵草地上的追逐和比拼,磨練出了她堅韌的意志力。
「我覺得踢足球特別考驗你的毅力,體力要很好,就算累了也不能鬆懈。不過,跳舞的時候,它考驗的是一種心態,除了練習技巧之外,也得練習展現舞蹈的方式。」
她笑說,剛開始學踢足球時,一些舞蹈動作會不自覺地出現。「我們學華族舞蹈都是有一個蘭花指的手勢,偶爾踢球的時候,這個蘭花指就會出現。」

馬䲰娗8歲就開始練傳統華族舞蹈。(圖:CTSS Media)

馬䲰娗中學時期也曾練過現代舞。(圖:Dinie)
到了大學時期,在學長的鼓勵之下,馬䲰娗嘗試學跳霹靂舞。結果,這點燃了她對霹靂舞的激情,讓她在短短的人生旅途上再次尋求突破!
「我在大學的時候不僅參加了霹靂舞的舞社,我還參加了嘻哈的舞社,還有現代舞的舞社。不過,我發現自己最投入的舞蹈還是霹靂舞,於是就全神貫注投入在這門藝術上。」
馬䲰娗目前是個斜槓青年,除了籌劃媒體和直播內容,還懂得主持。要抽出時間鑽研霹靂舞,確實不容易,但她意志堅定,一有機會就會參加比賽,吸取經驗,精益求精。
馬䲰娗:別害怕嘗試 行動就對了!
勇於嘗試,是她人生座右銘。她認為,人們很多時候都會因為害怕嘗試而沒有行動。
「很多人很多時候會因為自己的一些想法而沒有開始自己想要做的東西。當你有這個想法的時候,就把那個想法切斷,直接做,做了之後再想。你會發現你很慶幸自己嘗試過。」
她表示,自己即使到現在參加比賽都還會感到害怕,但還是會硬著頭皮參加,就算成績不佳也不會後悔,「因為至少我給自己這個機會去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