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選舉局計劃在下一屆大選推出選民電子登記措施,並會在今年稍後展開投標活動,採購相關設備。
選舉局發言人答覆《今日報》詢問時說,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下屆大選的所有投票站將落實這項措施。
發言人說,到時,選舉官員會使用條碼掃描器掃描選民的身份證,為選民登記。為安全起見,這些設備不會連接到網際網路,投票程序也維持不變。
2018年會是新加坡政壇非常重要的一年。首先,是二三月份財政部長將發布新財政年度的預算案,預算案經國會辯論和通過後,國會的這一會期就可能宣告結束。新會期或將在年中開始,並由新任總統哈莉瑪發表施政方針。在此前後很可能就是內閣的重組,而第四代班子隨後就會宣布他們的決定。
一般預料,一旦第四代班子選出了他們的群龍之首,這個人會像以往一樣,先出任副總理的職位,這也可能包括他的副手。但最重要的,是新總理人選的確定。現任總理已經表明,要在70歲時卸任,照此推算,就是2022年前後,即下屆大選過後。如果是這樣,也就是依循上兩次總理換班的模式,先搞定大選後才交棒,時間點上可以有一定的伸縮性,但至少要讓新總理人選有一定的表現空間,或者說夠長的起飛跑道。
無論如何,整個換班的時間表是非常短促的,這和以往頗不相同。因為,吳作棟和李顯龍都是在擔任相當長時間的副總理後才接任總理的職位,李顯龍任副總理長達14年,因此積累了非常豐富的政治經驗。如果說第四任總理人選會依照上述時間表出任副總理,他或他們接班的時間頂多也不到五年。這還需要具備一個前提,就是這四五年內,不會有任何意外發生。
假定一切順利,第四任總理人選應可在今年內產生。他或他們就有約五年的時間,在副總理的任上表現。在下屆大選的競選工作中挑起更重頭的任務,就會是主要的考驗之一。所以,下屆大選對第四代班子將是一個重大的考關。選舉結果如何,多少將影響國人對他們的信心。
上屆大選是在2015年9月舉行,即是說按照每屆國會五年任期來算,正常情況下下屆大選須在2020年舉行。如果李總理按既定時間表卸任,新總理就須在大選後兩年左右接任。執政黨如果在大選中取得亮麗的成績,換班工作就可以錦上添花。反之,新總理接任,必會倍感壓力。一方面是必須儘快適應肩挑治國重擔,同時還得設法贏回民心。
就此而言,下屆大選對執政黨、李總理和第四代班子都非常重要。結果如何,對新加坡整體也同樣重要,因為,這會影響整體的政治穩定以及人們的信心。對此,一般國人除了投票要格外謹慎之外,也許只能作最美好的祈望。我們只能冀望,第四代班子能不負所望,能勝任愉快。
此時推出電子登記,體現了政府對選舉的嚴謹性和公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