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都是非常簡單可行的學習方法呢?只要將它們記下來,在日常學習中有意識地使用,小讀者漸漸就會發現自己的學習思路變得清晰了,學習的效率也大大提高,可以更加自信地完成學習任務。
還有作者提出的這類問題:
課文和公式全靠死記硬背才記得住?
明明練習過好多次的題,下次考試或做作業時,換個題型還是不會做?
這便是陪娃做作業時許多老母親都躺過的「槍」。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很好地解決它們呢?

首先,作者深入淺出地告訴我們,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是因為許多孩子沒分清了解和理解的區別,誤以為「我知道了」這部分內容(譬如死記硬背),就是「我理解了」它。
糾正了錯誤的認知之後,作者具體提供了三種訓練方法來幫助孩子提高理解力,通俗易懂好操作:

*聯繫上下文語境學習,這樣才能真正理解內容;
*接收到知識或信息後,要養成分析、理解、記憶的學習加工習慣,將了解到的信息轉化為我們理解的內容;
*時常提醒自己,先理解再記憶,形成習慣。
3
故事、圖表、插圖等助學工具的大量使用,彌補孩子理解力的不足,讓枯燥的學習更輕鬆。
書中有大量的小故事小案例,生動有趣,穿插出現在方法介紹中,不僅能適當緩解孩子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的學習壓力,還能給予孩子具體的實踐指導:

故事與正文內容互為補充,讓孩子進一步明白了解與理解的區別,懂得在面對問題時,應該如何透過現象看本質。

為了將學習方法介紹得更加清楚,作者還在書中使用了許多表格。這些表格,結合文字內容,將抽象的重難點知識形象化,幫助孩子進行多樣化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此外,作者結合文字內容,親手繪製了大量的漫畫風插畫。這些插圖生動地再現內容場景,圖文並茂,讓學習變得更加有趣輕鬆。


而且,與其他圖書插圖不同的是,這套書中的大部分插圖的主角,都是一個表情生動、親切可愛的小男孩,他的反覆出現,很容易讓小讀者在閱讀中產生共情與共鳴,讓整個閱讀過程「活」了起來,插圖中的這個男孩仿佛成了小讀者的伴讀,乃至學習成長的榜樣。
值得一提的是,這套書還有一個用心設計的環節——在每個章節的開篇都有精心梳理出的本章節關鍵知識點。


有了這部分內容,孩子在進入本章節的閱讀前,就可以提綱挈領地快覽學習重點,讓接下來的閱讀更有目的,更高效。
改變陪孩子做作業的打開方式吧,幫助孩子贏在小學,我們都需要《寫給兒童的高效學習力打造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