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培訓更多醫療人員 及早介入協助國人預防心理健康症狀

衛生部表示加強本地的心理健康護理,除了培訓更多醫療人員更要從源頭下手,及早介入協助國人預防心理健康症狀,以改善國人的整體心理健康水平。
衛生部高級政務次長拉哈尤瑪贊在國會休會動議回答官委議員賽義德哈倫醫生對於心理健康課題的關注,她重申確保心理健康護理的可及性和及時性很重要,此外也要及早介入預防心理健康症狀讓每個國人有基本意識和理解,打破對心理健康問題的羞恥感和誤解。
衛生部兼律政部高級政務次長拉哈尤瑪贊說,除了通過教育,一直在增強社區資源讓新加坡人更容易尋求幫助,例如已經設立的社區互助圈子,提供國人技能關心自己和周圍人的心理健康。
賽義德哈倫醫生則在發言時建議政府,確保公共醫療系統有足夠資源讓有需要的病人可以及早得到心理健康護理,這包括增加醫院人力和設備。而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必須推行其他替代方案,比如協助有心理健康問題的病人購買所需保險。
「對於有心理健康狀況的病人來說,他們發現自己陷入艱難的處境,對於很多人而言,要尋找公共醫療系統之外的替代方案,仍然是少有而且費用高昂。」
拉哈尤瑪贊說,心理健康跨部門工作小組將會在接下來幾天公布一份全面的國家心理健康策略報告,制定國人心理健康發展的前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