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每周做一到四小時園藝 能顯著提高心理韌性

調查顯示,人們每個星期從事一到四個小時的園藝活動能顯著提高心理健康韌性,年紀越大,效果越顯著。
國家公園局和國立大學醫學組織楊文錦思維科學中心(Yeo Boon Khim Mind Science Centre)在2021年對本地8700多人進行的調查顯示,每個星期從事一到四個小時園藝活動的人,在七個衡量心理韌性的指標當中,有五個取得較高的得分,這些指標包括:情緒調節(emotional regulation)、關係(relationship)、信心(confidence)、積極思考(positive thinking)和精神性(spirituality)。
調查也發現,年齡介於55歲到74歲之間的受訪者,心理韌性比年輕的受訪者來得高;而74歲以上的參與者心理韌性也顯著高於其他較年輕的參與者。
這是公園局和楊文錦思維科學中心首次向媒體發布這項調查結果。
對此,楊文錦思維科學中心舉辦名為「大自然的懷抱:給心靈的禮物」展覽,讓參觀者能通過各種互動裝置探索大自然的力量,感受綠色空間對心理健康的深遠影響。展覽即日起(21日)免費對外開放,一直到9月21日。

楊文錦思維科學中心舉辦名為「大自然的懷抱:給心靈的禮物」展覽。(圖:國立大學醫學組織)
配合展覽的推出,國大學楊潞齡醫學院和楊文錦思維科學中心也宣布開辦東亞首個臨床心理健康與治療碩士課程(The Master's Degree in Clinical Mental Health & Psychotherapy)。新課程符合我國的全國心理健康戰略,為專業醫護人員提供心理干預、治療、諮詢等方面的相關培訓。國家發展部長李智升為新課程主持了推介儀式。

(圖:國立大學醫學組織)
學員可選擇以全職或部分時間就讀課程。課程已經在今年2月14日開放申請,申請結果將在6月公布,課程將在8月開課,學費為6萬元。申請者也有機會獲得全額獎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