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倫敦訊)據多個消息來源透露,瑞士礦商和商品貿易商嘉能可(Glencore)正在考慮購買蜆殼集團(Shell)在新加坡的煉油廠和石油化工廠。
《路透社》星期二(2月27日)報道說,根據多個業內和貿易方面的消息來源說,之前的潛在買家已選擇放棄,蜆殼集團繼續為有關新加坡資產尋找買家。
其中兩名消息人士說,嘉能可攜手印尼詹德拉阿斯利石化公司(PT Chandra Asri Petrochemical),正在評估這些資產。
蜆殼要脫售的新加坡資產,包括日產能23萬7000桶油的煉油廠和年產100萬公噸的乙烯廠(ethylene plant),這些工廠都坐落於新加坡南部的毛廣島。蜆殼也打算賣掉它在裕廊島的乙二醇(mono-ethylene glycol)工廠。
購買在毛廣島和裕廊島的這些資產,將使嘉能可在亞洲這個主要的石油中樞擁有一個實體基地。不過,這些在老化的資產難以盈利,尤其是石油化工產品方面,面對著中國和其他地方較新的煉油廠的競爭。
在去年6月間宣布進行戰略檢討的蜆殼,拒絕對此消息置評。
嘉能可表示,不對「市場傳聞或投機」置評,詹德拉阿斯利石化公司則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據兩位知情人士說,投資銀行摩根史丹利(Morgan Stanley)在與嘉能可研究這個可能的交易。摩根史丹利拒絕對此置評。
《路透社》去年12月曾報道,蜆殼挑選了至少4家公司,包括能源貿易公司維多(Vitol)、中國國有企業中國海洋石油集團公司(CNOOC)、中國私人化工公司永榮控股(Eversun Holdings)和濱化集團(Befar Group),它們最遲需在2月結束前提交正式的競標書。
不過,據消息來源和知情者說,中國海洋石油集團和濱化集團已經選擇放棄。它們以及永榮控股都沒回應置評請求,維多公司則拒絕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