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正在與保險業合作,支持人壽保險公司投資亞洲綠色基礎設施開發項目,這項實驗計劃主要內容為測試一套量身定製的風險護欄、適合風險的監管處理和能力建設設施,並制定適當投資上限,試點旨在提升保險業者投資可持續發展基礎設施的熟悉度。

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在全球保險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時做出以上宣布,他表示,建設脫碳基礎是對亞洲地區至關重要的舉措,將助力推動實現2050年全球凈零排放目標。
黃循財表示:「亞洲脫碳成本將非常昂貴,例如,碳密集型基礎設施需要升級或更換,新的低碳能源基礎設施需要到位。保險業可作為這類過渡融資強有力的推動者,作為承保人,該行業可以為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和具有良好脫碳潛力的新興技術開發保險解決方案。 」

黃循財表示,這些保險方案也能降低投資者的風險,並帶來更多所需的私人資本。例如,由於能源輸出依賴於天氣,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廠等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可能會產生不確定性的回報。為了減輕回報的可變性,一些可再生能源發電廠可以受益於參數保險,當能源輸出低於預先商定的閾值時,該保險就會賠付。綠色氫等未來燃料對於脫碳有著巨大的潛力,創新的風險管理和保險解決方案有助於降低氫氣儲存和運輸的風險,實現商業規模的大規模生產,並吸引私人資本進入這一新的能源基礎設施領域。

作為投資者,保險公司可以分配更多資本來滿足新興亞洲的基礎設施需求,特別是綠色基礎設施,基礎設施的規模和投資特點也非常符合保險公司的投資需求。對於基礎設施投資需求,保險公司擁有巨大的投資能力。據世界銀行稱,將保險公司總保費的5%分配給基礎設施投資可以彌補全球年度基礎設施投資缺口的一半。基礎設施資產期限較長,有可能與人壽保險公司的長期負債很好地匹配。基礎設施融資的結構通常是為了跟上通貨膨脹的步伐,這可以分散風險,並作為保險公司投資組合的替代資產。

為了支持保險公司對基礎設施資產的投資,MAS一直密切關注保險業的國際標準,並研究與基礎設施資產相關的可用數據。黃循財透露,政府將很快就保險公司基礎設施資產投資的擬議資本處理問題公開徵求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