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一直非常重視孩子的素質教育,鼓勵孩子發展自己的天賦。語言、音樂、藝術、體育等等,都是孩子可能區別於其他人,脫穎而出的領域。
而在美術方面,從今年起,新加坡小學將採用修訂後的小學美術課程。

美術教材將增添新主題,並介紹更多新加坡本地當代藝術家的作品,旨在提升學生的鑑賞能力,讓學生能更好地掌握21世紀的技能。
新加坡小學美術改革
新加坡現有的小學美術課程大綱自2018年起使用,最新採用的美術課程大綱是在現行課程的基礎上更新,以加強學生的21世紀技能,並繼續著重於培養學生欣賞美術的能力。

圖源:新加坡教育部官網
修訂版的小學美術課程將涵蓋更廣泛的媒介、主題和課題,讓學生能進行更深度的接觸,同時進行跨科系的學習。
課程主題包括:人物與地方、時間與空間、體驗與情感和自然世界。以自然世界為例,學生會探索保護環境的課題,利用不同媒介創作美術作品,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意和批判性思維。

新加坡教育部還將同業界專家合作,為美術教師提供指導和開發課程資源,同時也會支持學校藉助科技,為學生提供混合式的核心學習體驗。
新加坡教育部也將與新加坡國家藝術理事會和博物館合作開發資源,讓學生通過生動的方式接觸藝術。
備受重視的美術課
新加坡認為,美術課程對孩子的價值有三個方面:
美術培養學生的身份感、文化感和社會地位
美術培養學生批判性地辨別和處理視覺信息的能力,以及21世紀的有效溝通技能
美術拓展想像力和創造力

圖源:新加坡教育部官網教學大綱
通過美術,學生可以發展核心價值觀、社交和情感能力,這將使他們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並抓住機遇。
所以,新加坡對於非主課的美術課也是非常重視的。

圖源:新加坡教育部官網教學大綱
新加坡小學美術學什麼?
那麼,新加坡的孩子究竟是怎麼學美術的,和咱們國內學校有什麼不同嗎?家長們接著往下了解~
課程安排
新加坡小學的美術課程為所有小學生的藝術學習打下了基礎,根據新加坡的國家課程目標,美術是小學的核心科目之一,是所有學校在六年內必須向孩子提供的課程。
雖然美術是一門不可考的科目,但教育部規定,必須在課程表中為美術提供課程時間。

圖源:新加坡教育部官網教學大綱
美術課應做到每周進行一次,每次超過2節課,每節課最短課時為30分鐘。學校應該確保全年每周的藝術課安排,並為學生提供定期參與藝術創作和藝術活動的機會,促進參與式學習並持續改進。
課程內容
新加坡美術課程從三個方面設計課程:觀察、創作和欣賞。孩子的學習將分為3大階段開展:

圖源:新加坡教育部官網教學大綱
小學1-2年級
觀察:識別簡單的圖像,觀察周圍,發揮想像力。
創作:使用各種各樣的材料和工具,製作藝術品。
欣賞:通過藝術創作,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欣賞藝術品;用藝術詞彙談論自己的體驗。
小學3-4年級
觀察:區分視覺圖像的組合,看到圖像背後的意義。
創作:探索和發現使用不同的方法製作藝術品;提出自己的想法,並考慮其他人的想法,然後完成藝術創造。
欣賞:表達對藝術的喜愛;分享作品和藝術觀點;談論新加坡和國際的藝術品和藝術家。
小學5-6年級
觀察:通過觀察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從觀察作品和周圍的世界中汲取靈感,記錄藝術創作的想法。
創作:嘗試使用替代方法,製作藝術品;討論自己的藝術靈感、詮釋他人的作品想法。
欣賞:為自己的藝術創作感到驕傲;尊正他人的作品和觀點;討論並將藝術家的經歷與自己聯繫。
如何評估
教師可以根據課程目標,採用多種評估模式對學生的藝術學習進行監控和評估。這些可以包括演示、藝術任務、藝術品、問卷/測驗和作品集。
百花齊放的學校美術特色
新加坡提倡個性化學校建設,因此,走進任何一所學校都會被它們各自建築的藝術風格、造型設計、色彩裝飾所吸引,同時更會被他們超乎尋常的特色辦學理念所震撼。
素有「迪斯尼樂園」美稱的公教中學建設得像私家花園一樣。浮腳樓、熱帶雨林圖書館、樹屋、瀑布花園……學校讓師生將每間課室彩繪成具有他們特色的空間。

圖源:學校官網
學校還聘請著名雕塑家為駐校藝術家,校園裡布局了很多雕塑作品。整個校園藝術品比比皆是,其中當然不乏學生的優秀作品。把校園變成藝圃,就為了讓學生能隨時隨地在藝術品旁觀賞、臨摹,這個藝術氛圍能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圖源:學校官網
新加坡鼓勵特色辦學。教育部規定,凡確立為特色教學的項目,政府每年可額外支配10萬新幣的資金給學校運作。
學校的特色發展呈現百花齊放的藝術培養形式,這也是新加坡教育多元化的一個體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