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4日訊)烏節路商場聖誕樹變新春樹,網上引熱議,有人調侃設計者偷懶,有人則贊環保省錢。
網上近日流傳一組對比圖,指烏節門(Orchard Gateway)商場外的農曆新年裝飾,是從去年聖誕節裝飾「再循環」而成。
圖片顯示,去年聖誕節時,烏節門商場外設有大型裝置,數十個木箱被擺成聖誕大樹的造型,周圍掛有燈飾,頂端放了一顆星星。

烏節門2020年的聖誕節裝飾。(取自網絡)
隨著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同棵「聖誕樹」在上周搖身一變,成為「新春樹」,頂端的星星被取下,周圍的燈飾保留,但加上了粉色桃花,以及數十個柑橘的擺設。
有公眾將對比照放上網後,引起熱議,有網友笑稱這是「最懶惰的裝飾轉變」,也有網友指出許多商場也用類似方法,將聖誕節裝飾再循環,稍微改造成為新春裝飾。
《新明日報》記者日前走訪,烏節路多個商場外都擺上農曆新年裝飾,同時也保留部分聖誕節的燈飾。
與朋友前來逛街的周小姐(23歲,學生)受訪時說,雖然烏節門循環新年裝飾是更環保的選擇,但缺乏創意。

烏節門商場外的農曆新年裝飾被指從2020年聖誕節「再循環」,引發公眾熱議。
「聖誕節與新春的裝飾差別應該大一點,畢竟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節日。商場可以考慮改變木箱位置和外觀等,或者放更鮮艷及顯眼的新春擺設,例如紅包等,更突出春節的主題。」
賽女士(70多歲,區域總監)則稱讚商場非常環保,認為只要裝飾有吸引力、看得出是春節主題就足夠了。
「聖誕節時用木箱擺成聖誕樹的樣子,已經傳達了環保的信息,畢竟木頭是可回收的材料。如今換成了花朵和柑橘擺設,轉變為農曆新年的主題,我覺得很合時宜,而且重要的不是放了什麼,而是怎麼放和怎麼看。」
多名網友戲稱,是否所有節日都將循環使用同批木箱,只更換表面的裝飾,例如情人節放上心形裝飾、開齋節放上馬來粽(ketupat)等。
烏節門董事方偉倫受詢時解釋,為減少浪費及保護環境,商場選擇循環使用聖誕裝置。
「我們一向致力於打造一個可持續及環保的購物商場,在佳節期間進行裝置時,也特別注意,確保所使用的的物品不僅是一次性使用,而是可以循環使用。」
他也說,由於聖誕與新年相近,在過去6年里,商場用於聖誕的裝飾也循環使用於農歷新年。
「尤其在2021年,零售業因疫情遭受嚴重打擊,所以我們在開銷方面,自覺需要更加注意及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