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人黨盛港集選區候選人(右起)林志蔚、何廷儒、辣玉莎和蔡慶威,在林瑞蓮(左一)的陪同下走訪選區。(聯合早報)
作者 歐陽樂
工人黨新人辣玉莎因在社交媒體發表的言論遭警方調查後當晚立馬公開道歉,從網上和周遭友人的反應來看,辣玉莎的道歉接受度不小,如今還有選民上網請願別再騷擾她。

(change.org)
這不僅讓人想到此前因被網友起底而最終選擇退選的行動黨新人林紹權,當時批評聲浪鋪天蓋地,完全淹沒聲援林紹權的聲音,網民更第一時間就上網請願,要求林紹權退選。

(change.org)
不少人認為,新加坡人似乎對行動黨和工人黨抱有「雙重標準」。辣玉莎的道歉被認為是勇於認錯,應該給予她機會,不應窮追猛打,還有人說林紹權應該學習辣玉莎的敢作敢為,有勇氣道歉。
其實兩者不能相提並論,林紹權不同意網民的指責,為何要道歉呢?網民接受辣玉莎的不退選,其實很大原因或許在於她來自工人黨,而不是行動黨,這就是所謂的「雙重標準」。
另一明顯例子就是在電視辯論「一炮而紅」的工人黨候選人林志蔚。如果他身上披的是行動黨戰袍,可能他就不會像如今這般廣獲盛讚,反而被群起攻擊了。
他的能言善道或許就變成了帶有外國腔調,沒有本土特色,沒有親切感;他的學霸背景,還有他多年旅居海外更肯定會成為被攻擊的重點,就像過往行動黨候選人那樣被批評是精英主義產品,並質疑他在本地生活的時間又不長,如何能了解老百姓的心聲?

工人黨候選人林志蔚在7月1日的電視英語辯論上「一炮而紅」。(視頻截圖)
除了個別黨派的死忠支持者,不少人就是看白衣黨不順眼,就是要捉緊機會罵一下,唯恐錯失良機!
至於相對比較理智的中間選民,也難免「雙重標準」,就算不是基於同情「弱勢」而手下留情,以行動黨執政經驗和資源都較反對黨豐富的考量下,對曾面對過不少大風大浪的執政黨,也會自動會提高要求的標準。
好比一班之長或任何執委,相比沒有職務在身的「普通人」,要求不也比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