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海盜,我們最熟悉的可能就是《加勒比海盜》、傑克船長,這些電影里的形象。可是現實世界中的海盜是很殘忍的存在。
我們所熟知的索馬利亞海盜燒殺搶掠,劫持人質,無惡不作,十分猖獗,嚴重影響了各國的國際航運和船員的人身安全。

但很多人或許不知道,東南亞尤其是新加坡海峽也是海盜的溫床,在漫長的歷史中,馬六甲海峽也曾海盜猖獗,甚至建立過海盜王國。
在新加坡聯合周邊鄰國大力抗擊海盜之後,東南亞的海盜勢力才有所收斂。
但誰曾想到,近一年來,新加坡海盜又有捲土重來之勢……
01. 海盜劫案連年攀升
根據亞洲反海盜及武裝搶劫船隻區域合作協定組織(ReCAAP)信息共享中心的報告顯示,新加坡海峽海盜劫案正在激增。
報告顯示,2020上半年,新加坡海峽發生的海上搶劫事件有16起,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也是過去五年以來的最高記錄。其中13起發生在東向航道,多數是在航行中遭入侵。
整體來看,整個亞洲海上安全情況都在惡化,根據ReCAAP組織7月16日發布的最新報告,今年上半年亞洲海域共有51起海盜和持械搶劫船隻的事件發生,包括50起實際犯案和一起登船未遂,比去年同期的28起事件增加近一倍。

在這51起事件中,有49起是持械搶劫船隻,其餘兩起是海盜襲擊事件。事件發生最多的是在新加坡海峽(16起),其次是印度尼西亞海域(13起),第三為印度海域(7起)。
新加坡海峽(SingaporeStrait)為馬六甲海峽的一部分,位於新加坡南面與印尼廖內群島北方,連接了西面的馬六甲海峽主段和東面的南中國海(即印度洋水系與太平洋水系之連接峽灣)。內有柔佛海峽(JohoreStrait)、吉寶港口(KeppelHarbour)和一批小島。
新加坡海盜活動日益猖獗,2019年底,新加坡海峽還曾發生4天5隻船舶遇襲事件,引發外界震驚。
根據ReCAAP組織的通報,新加坡海峽東向航道在12月的四天裡,有五艘船隻被海盜襲擊,其中三艘船在12月20日被襲,另外兩艘在12月23日遇襲。
12月23日零時12分,一艘從印度尼西亞尼帕錨地(Nipaanchorage)前往中國青島的油槽船上的輪機長和執勤管輪看見三名歹徒出現在機房內,其中一人還持有刀具。船員馬上啟動警報系統,雖然後來入侵者因此立即逃走。船上兩名機工手後來被發現遭到捆綁,但船上並沒有丟失任何東西。

同日凌晨1時54分,一艘在新加坡海峽航行的散貨船船員發現六名入侵者登船,警報響起後,六人立即逃走。事後調查發現,兩名船員在機房被歹徒捆綁,但他們後來自行鬆綁。
由於不能確認船上是否還有入侵者,貨船因此偏離原本航線,在新加坡海軍及海岸衛隊(PCG)的護送下前往新加坡碼頭。海岸衛隊上船檢查後確認已無入侵者,船上無人受傷也沒有財物遺失。
無獨有偶,12月20日凌晨5:32分,一艘開往中國的貨船被襲擊,好在沒有人員傷亡和財務丟失。當天夜裡11:25分,6名歹徒摸到一艘開往台灣高雄的油槽船,除了輪機長的臉被打了一拳,脖子上的金項鍊被搶,也無其他損失。
也是同一天,11:38分,5名歹徒攜帶武器襲擊了一艘貨船,最後帶著發動機和發電機零部件逃走了。
由於在同一地點,同一天內發生了三起海盜劫船事件,調查中心決定併案調查,初步認定這是同一伙人所為。
ReCAAP信息共享中心指出,截止12月23日,新加坡海峽2019年已經發生29起海上搶劫事故,是四年來的新高。其中15起發生在西向航道,14起屬於東向航道。
那麼近來為何海盜劫案頻發?
在國際海事組織擔任顧問的葉俊斌博士表示,海上搶劫事故的高發和經濟活動脫不開關係。
新加坡海峽素來是東南亞最繁忙的水道,同時也是中美貿易激烈交鋒的重要區域,來往船隻不是貨物就是油槽。經濟前景黯淡無光,不少人開始心生犯罪的幼芽。加上今年以來全球新冠疫情態勢嚴峻,海盜和搶劫船隻的事件激增,海盜勢力有捲土重來之勢。
ReCAAP組織呼籲沿海國家增加巡邏和執法,加強協調和信息分享;而船隻應提高警惕,遭遇事件時及時發出通報。
02.誰會成為海盜的目標?
2003年3月的「黛維·馬德倫」號遇襲事件發生在馬六甲海峽。
凌晨3點,他們在一片漆黑中出現了。十餘名男子身穿黑衣,頭戴巴拉克拉瓦盔式帽,拋出繩索,用鉤子鉤住「黛維·馬德倫」號的甲板,沿著船側爬了上去。他們用自動步槍砸碎駕駛室的窗戶,一名男子把唯一一個值班的船員堵在角落裡,用槍頂著他的腦袋。
連巨輪都會開。
當時在那艘油輪上擔任船長的蘇拉赫馬特·喬哈爾回憶說:
他們要他說出其他船員所在的位置。我正在自己的艙里睡覺。後來,他們把所有人趕到同一個房間。蘇拉赫馬特擔心他們駕駛不了這艘3900噸的大船,於是請求這夥人允許他到駕駛室里去。
可他們要我閉嘴,還說,『別操心了,我們的頭兒會駕駛你的船。
蘇拉赫馬特說,海盜們後來把他押進了駕駛室。
「我到了那兒才意識到,他們對所有設備了如指掌。我過去以為海盜只不過是一夥小毛賊。可這些海盜完全出乎我的預料。他們都是專業人士。」
當地的安全官員說,日益猖獗的海盜襲擊活動不可能在短期內受到遏制。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當局竭盡全力加強本國海域的安全警戒,但在印度尼西亞海域,海盜幾乎是通行無阻,他們把數百個島嶼和海灣當作基地和避難所。

一位駐紮在蘇門答臘島東海岸的高級軍官說,印度尼西亞海軍「薪水少、裝備差、士氣低落。政府甚至不能按時或足額支付我們的薪水。由於沒有足夠的錢購買燃料,我們經常無法出海巡邏。海盜的船速比我們快,財大氣粗,消息也比我們靈通。我們根本沒有希望」。
這只是一份工作。
瓦楞鐵屋頂、光禿禿的水泥地、紅色的塑料桌椅——老顧客稱這家咖啡館為「總部」,以區別於印度尼西亞巴淡島上的其他類似的咖啡館。但是,這可不光是個吃麵條和喝啤酒的地方。
從新加坡乘坐15分鐘的渡輪即可到達巴淡島,而「總部」是大批找工作的印度尼西亞水手聚集的地方。不過,合法的工作很難找,所以一個自稱叫努爾丁的矮個男子說:「不管合法還是非法,只要有工作,我們就得做。」
一年前,有個中間人招募一批船員駕駛掛台灣旗的油輪「連發」號。那艘油輪此前遭到過劫持。努爾丁說,他和其他13名水手駕船來到巴淡島周邊無人管理的水域。數小時後,船上裝載的柴油被卸下。這艘1249噸的油輪經過重新噴漆,改換名字,然後被交給了中間商。
努爾丁接著說,他的主顧有時只要「皮」,也就是只要特定大小、長度和噸位的船,有些時候只要「餡」,也就是貨物。「如果大老闆只要『皮』,我們就設法找到一艘沒有裝貨的船,但是,如果他只要『餡』,我們就得另外給船找個買主。」他堅持說:「我們不是海盜。我們是專業人士。」
所以,新加坡海峽海盜通常搶哪些國家的船隻?哪種類型的船隻被搶的幾率高?船隻是停泊時容易被搶還是行駛中容易被搶?
有學者統計了1999-2010十年間的海盜劫案數據,從中發現了海盜選擇攻擊目標的幾大特點。
從容易遇襲的船隻國籍來看,掛巴拿馬方便旗者始終高居榜首。新加坡與利比亞的遇襲船隻數量經常排在第二、三位,而賽普勒斯、馬來西亞等國家也間或出現在第二、三的位置。
如果延長這個名單,還可以看到馬紹爾群島、安提瓜與巴布達、馬爾他、香港、巴哈馬等國家與地區,而很少看到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名單。
上述國家與地區中,希臘、新加坡、香港等屬於海運大國與地區,其他國家與地區則通過稅收優惠吸引全球主要國家懸掛其方便旗。由此帶來的一個後果是,無法從船旗來判斷船隻的實際擁有國與經營國。
在容易遇襲的船隻類型方面。國際海事局報告中列出了在全球遭遇過海盜襲擊的34種船舶,以2009年為例,排名前十位的是:散裝貨輪(bulkcarrier)109次、貨櫃運輸船(container)63次、普通貨輪(generalcargo)53次、化學品油輪(chemicaltanker)46次、原油運輸船(油輪,tanker)41次、成品油運輸船(producttanker)22次、拖船(tug)16次、漁船16次、滾轉貨輪(go—ro)8次、遊艇(yacht)6次。
可見船速是馬六甲海盜作案考慮的重要因素。拖網漁輪速度較慢自不待言,油輪、成品油輪與貨櫃船等大型船隻通過海峽時也需減速,如正常船速為15節的超級油輪通過海峽狹窄部時船速要減半,而散裝貨輪與普通貨輪相對較小,不需要像超級油輪那樣大幅度減速。
新加坡海峽海盜偏好散裝貨輪、原油與成品油輪等案值較大的船隻。值得注意的是,近3年來,他們對拖輪的興趣意外上升。

在新加坡海峽作案的海盜經常選擇不怎麼值錢的拖輪(如上圖),更顯示他們很在意船速。海盜敢於對停靠在新加坡海峽的船隻下手,一方面是因為新加坡海峽航道更為繁忙,另一方面也顯示這一帶的海盜作案手法更為嫻熟,不排除內外勾結的可能。
因此,停靠這一帶的船隻非常有必要按照強制報告信息制度(簡稱STRAITREP)的要求,及時、定期向新加坡海事與港口管理局下屬的船舶交通服務處(VesselTraficService,簡稱VTS)報告自己的信息。
最後,絕大部分襲擊都發生在輪船處於行駛狀態時。就馬六甲海峽而言,212起案例中,船舶停泊或者拋錨狀態下僅有3起,分別發生在案件數較多的年份2000年、2001年與2002年,但僅占1.42%;而98.58%都發生在行駛時。
就新加坡海峽而言,74個案例中,船舶處於停泊或者拋錨狀態者l9起,占25.68%;處於行駛狀態者為55起,占74.32%。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與2009年大部分案件都是發生在停泊或拋錨的船隻上。這說明,海盜活動與持械盜搶船隻主要發生在行駛狀態中的輪船上,因此,輪船防止海盜的重點是在行駛途中,尤其是在黑夜、低速行駛時,應該加強反海盜措施。
03. 新加坡海盜都是些什麼人?
馬六甲海峽海盜到底是什麼身份?這是人們普遍關注、爭議也比較大的一個問題,根據國際海事局2012年報中對案件的描述,結合其他資料來源,海盜可以分為以下幾類:恐怖主義者、沿岸漁民、職業海盜。
1.恐怖分子
「9·11」事件後,美國在全球開展反恐行動,認為馬六甲海峽西部的海盜可能與印尼、斯里蘭卡、泰國境內的分裂勢力、恐怖主義勢力有關係。新加坡傾向於美國的觀點,其內政部長曾表示,在抓獲之前很難區別海盜與恐怖分子。
但印尼與馬來西亞堅決反對把海盜活動與恐怖主義連在一起。馬來西亞認為「還沒有發現恐怖分子和海盜間讓人信服的聯繫」。印尼更表示,印尼海域的所謂「海盜事件」,其實都只是發生在其領海內的刑事搶劫行為,跟國際恐怖主義完全無關扯不上邊。
嚴格說來,恐怖分子確實參與了一些海盜活動,但沒有證據表明恐怖分子是馬六甲海盜案件的主力軍。此外,國際海事局與國際海事組織1999年以來的年報並沒有任何馬六甲海盜或恐怖分子殺害船員製造幽靈船的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