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lease Stay」防止青少年自殺運動的四名發起人許清錦(右起)、陸意連、陳麗萍和趙寶鑽在運動的啟動儀式上敘述喪子的經歷,從中呼籲社會關注青少年自殺問題。(取自聯合早報)
(新加坡30日訊)青少年自殺案例有上升趨勢,一群痛失孩子的母親發起防止青少年自殺運動,呼籲人們關注青少年的自殺問題。
許清錦(45歲,家庭主婦)的大兒子劉晉瑋前年11月從公寓墜樓身亡時年僅11歲,上小學五年級。
劉晉瑋當時患有抑鬱症,因事發當天學校數學課的活動讓他很壓抑,他騙母親當天不用上學。許清錦不以為然,說兒子撒謊,劉晉瑋就趁母親替小女兒綁頭髮之際,衝出家門從公寓的16樓墜下,當場喪命。
失去兒子給許清錦全家人帶來很大的創傷,所以她決定和另外四位失去孩子的母親一起發起「Please Stay」防止青少年自殺運動,希望通過分享她們的故事,懇請抑鬱的少年們抓住一線希望,珍惜生命,同時呼籲社會關注青少年自殺問題。
許清錦昨日在Please Stay推介儀式上受訪時說:「晉瑋當時有在定時服用抗郁藥物和看心理醫生。有一次數學考試成績只考58分後,他就開始害怕數學課。不過我和丈夫不知道他有輕生的念頭,他只向我二女兒透露,並囑咐她不能告訴我們。」
根據援人協會今年7月發布的數據,新加坡去年共有397起自殺案例,比前年的361起高出10%,而自殺依然是10歲至29歲青少年的主要死因。
去年有22名青少年自殺
新加坡去年有22名年齡介於10歲至19歲的青少年自殺,其中男性占19人,是自1991年有記錄以來最高的一次,與2017年的七人相比,增加170%。
許清錦也與抑鬱症對抗了20多年,她認為年幼孩子對抗抑鬱症的能力比大人弱。
「小孩的恢復能力則相對較弱,他們如今在成長時期比較身不由己,會面對很重的課業負擔和課外活動,周邊的同學因年齡太小也很難提供精神輔導,所以我希望提醒人們不要低估小孩面對的精神壓力。」
發起Please Stay運動的五個母親都是在最近三年內失去孩子,孩子離世的年齡介於11歲到20歲。這個組織目前有10個成員,她們定期聚會、分享心情,並相互扶持。
協助推動這個運動的新加坡喪子扶持組(Child Bereavement Support Singapore)成員林玉雲(56歲)說:「很多喪失孩子的家長也因為在乎別人眼光而忌諱討論這個課題,我們要鼓勵他們放下包袱向我們尋求援助。接下來我們期待和更多合作夥伴舉辦相關的講座和教育活動。」
有意合作或要向他們尋求援助的人可以上「Please Stay.Movement」面子書頁面聯繫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