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及財政部長王瑞傑(右),昨早連同越戰越勇工作小組成員走訪了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在他身旁的是港務集團東南亞區域總裁王金榜。(蕭紫薇攝)
文 / 魏瑜嶙 攝影 / 蕭紫薇
新加坡在應對冠病疫情過程中確認了醫療科技領域的重要。聯合領導工作小組的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透露,近期會設立醫療科技領域行動聯盟,探索與體外診斷相關的發展機會。這一領域未來能帶來上千億元的生意,創造約4000份新工作。
新加坡在應對冠病疫情過程中建立了隔離、快速檢測和追蹤接觸者的能力。越戰越勇工作小組認為醫療科技有潛能在后冠病時代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引擎之一,我國可以借這方面取得的優勢,為企業打開疾病控管方面的機遇。
預計醫療科技領域未來能帶來上千億元的生意,創造約4000份新工作。 今年5月成立的越戰越勇工作小組(Emerging Stronger Taskforce)隸屬於未來經濟理事會,工作小組現設有七個由業界牽頭的新加坡群策群力行動聯盟(Singapore Together Alliances for Action),各關注一個關鍵增長領域。
擔任未來經濟理事會主席的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及財政部長王瑞傑,連同工作小組成員昨天走訪了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後,通過視訊記者會公布小組過去半年的工作進展。
王瑞傑說:「全球經濟因冠病疫情加速轉變,隨著我國應對這些巨大的變化,我們須維持良好的適應能力……建構一個更具連接性和韌性的經濟,才能為人民創造更好的工作和機會。」
聯合領導工作小組的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透露,接下來會陸續納入更多行動聯盟,包括會在近期設立的醫療科技領域行動聯盟,探索與體外診斷相關的發展機會,專注於疾病防範和控管。
參與策劃該行動聯盟的淡馬錫控股全球企業發展聯席總裁高偉達(Fidah Alsagoff)指出,新加坡自行研發和生產試劑盒,過去幾個月的經驗顯示,在體外診斷這方面我國有能力迅速應對疫情。
「除了傳染病外,相關能力也能用在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診斷等。有了這樣的規模,醫療科技領域就有潛能在后冠病時代成為有利可圖的增長引擎。」
萊佛士醫療集團執行主席及聯合創辦人呂俊暘醫生預計,這個領域能創造約4000份新工作,當中半數是專業人士、經理、執行員與技師(PMET)的職位,以及約千名產品設計師。若該領域每年能增長一成,未來就能帶來上千億元的生意。
探討設立新行動聯盟 加深與東南亞國家合作
工作小組也在探討設立另一個行動聯盟,加深我國和其他東南亞國家的合作,達到雙贏局面,一起克服難關。
就此,與李智陞一起領導工作小組的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總裁陳聰敏說:「雖然個別行動聯盟的首要目標是讓各領域恢復活力,但是我們也希望本地企業為未來做好準備,有競爭力,可以先在東協市場立足然後向外發展。」
七個行動聯盟關注的是供應鏈數碼化、環境可持續性、建築環境數碼化、智能商務、機器人、安全創新的旅遊體驗,以及教育科技。它們過去四個月已與超過330個利益相關者接洽。
工作小組現有23名成員,六名是新成員,包括高偉達、國大理學院生命科學系保護科學、科技及政策教授許連斌等。李智陞解釋,工作小組確認了有潛能的發展領域,因此引進一些新人,希望藉助他們的專長來達到小組設下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