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賣印度尼西亞式辣雞和椰漿飯的Nasi Lemak Ayam Taliwang創始人諾曼(Noorman Mubarak)2月18日在臉書發帖稱,在義順公園小販中心的攤位近日收到環境局的警告,指身為攤主的妻子因未在攤位現場而違反租賃協議,並對環境局的規定表示不滿。
他寫道,協議要求攤主「親自管理」攤位是合理的,但也要求攤主必須每天到攤位工作。即使攤主利用腦力、系統和軟體來管理攤位,而不是單靠體力,也被視為違反協議。
諾曼解釋說,他們自2017年起就經營攤位,最初四年幾乎每天工作12小時到18小時,如今他們變得有效率,建立了高效的管理系統,包括標準作業程序和受過培訓的員工處理日常運營,而夫婦倆專注於管理、研發和軟體操作。
他說,當局卻要求妻子得親自到場管理攤位,「或委任代表人假裝管理攤位」。他認為,妻子明明就是攤位的實際管理者,所以覺得沒有必要委任其他人。
他也聲稱,只能因此逼著懷孕40周的妻子親自到攤位站著,浪費時間,而不是完成她本身的工作,然後再拍照發給有關當局以證明她人在攤位。
他也透露,另外7名年輕攤販也收到了同樣的警告。
他認為,這項規定限制了小販行業的創新和效率,使經營者難以擴展業務或平衡工作與生活。他甚至警告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若想擴展生意或成為一個成功的小販,小販中心不是最佳選擇。
據報道,Nasi Lemak Ayam Taliwang由諾曼和妻子Puti Andam在2017年共同創立。
這對夫妻檔曾任職於同一家航空公司,兩人辭職後便攜手創業。他們創立的品牌自2021年起獲得米其林每年的推薦,截至2024年已有25家分店。
義順公園小販中心相信是他們的第一個攤位,其他攤位分布在全島各地的食閣、咖啡店和餐館。
環境局:防轉租推高租金
據環境局的協議,成功投標者必須親自經營攤位,不論是否有助手在場。中標者也可委任聯合經營者共同經營。中標者和聯合經營者均須在每個工作日親自經營該攤位至少四4小時。
環境局發言人回復媒體詢問時表示,小販攤位為國人提供經營小生意的機會。因此,當局要求攤主親自經營其攤位,防止攤位轉租,以免抬高租金和食品價格,從而保障新加坡人的利益。
發言人也表示理解攤主在平衡個人處境與商業運營之間的挑戰。一些攤主可能出於某些原因,無法親自經營攤位一段時間,這期間攤主可委任聯合經營者或代表人代為經營。若攤位需暫時關閉,當局也會提供支持,包括租金回扣等幫助。
發言人指出,這個政策適用於環境局及其委任運營商管理的小販中心攤位。
義順公園小販中心的管理方Timbre+ Hawkers表示,他們曾觀察到諾曼的妻子未親自經營攤位,並多次與她聯繫,建議她委任聯合經營者或攤位代表以符合規定。
不過,諾曼太太拒絕了這個提議。儘管如此,運營商仍願意給她提供這些選項。
Timbre+ Hawkers星期四(20日)也通過臉書發文,表示已多次與諾曼太太聯繫,探討解決方案,並反覆提出要求和提醒,但女攤主仍未委任任何代表人。
「我們的首要任務是支持小販文化蓬勃發展,同時確保遵守現有政策,不希望干擾攤主的生意。我們鼓勵開放溝通,並籲請任何有顧慮的攤主與我們聯繫,以便共同探索可行的選項。」
諾曼夫婦遭警告引熱議,網民力挺環境局
諾曼的貼文流傳後,起初不少網民對他的妻子表示同情,認為她即將臨盆,理應獲得更多休息時間。一些支持他們爭取更靈活的經營方式,認為小販制度應與時俱進,適應現代管理模式。
然而,在聽取環境局的解釋後,輿論逐漸轉向,許多人開始質疑為何攤主不委任合法代理人以符合規定。
有網民指出,攤主在租下小販攤位時已簽署環境局合同,意味著他們同意相關條款,不應在簽約後才反悔,要求特殊對待。
也有人提到,小販中心的租金遠低於咖啡店和食閣的市場租金,而這類攤位往往享有補貼。因此,攤主必須親自經營或合法指定聯合經營者,而非聘請工人代勞。

部分網民建議,若攤主不願接受環境局及其委任運營商的管理,可以選擇不在小販中心營業,以避免相關限制。
對此,諾曼回應道:
「我們可以搬走,但欺壓不會停止。我們需要改變人們對小販的刻板印象,不再讓他們被視為落後、面對不公政策只能唯唯諾諾的人。」

事件發酵三天後,諾曼於2月21日凌晨1點在個人臉書上進行直播。他表示自己剛下班,並透露他和妻子早晨都會在義順攤位,歡迎有疑問的網民親臨現場向他詢問。
最新的進展是,諾曼回復AsiaOne網站說,他將與環境局的代表會面討論這個問題,並補充說,他對所有的解決方案都持開放態度,包括Timbre+ Hawkers的建議,讓他成為聯合經營者或攤位代表人。
「但我們不會迴避或擱置這個問題。為什麼非要一竹竿打翻全船人,認定小販如果不親自經營攤位,就會將攤位轉租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