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大選塵埃落定,人民行動黨的鐵桶江山,在世界局勢亂鬨哄的時代背景下,更加鞏固。
各政黨開始忙著分析成敗的原因,民間的一個看法是,「川建國」無意中幫了執政黨的一個大忙。
這裡的「川」指的是川普。川普者,美國總統特朗普也,他的關稅政策對全世界大小國家、富國窮國「一視同仁」,引起了全球的恐慌。新加坡大選正好在這樣的恐慌氣氛中舉行,給執政黨一個團結民心的機會。
但「川建國」助選之說,似是而非。
其實,執政黨是恐而不慌,在大選中以這個課題向選民分析短期和中長期的影響。自由貿易體制若真的一去不復返,在自由貿易體制下受惠,經濟結構建立在自由貿易基礎上的新加坡何去何從,是很實在的問題。
所以當新加坡前進黨領袖陳清木以此批評行動黨製造恐慌,博取選票時,並不能引起選民的共鳴。
而工人黨則比較聰明,秘書長畢丹星乘勢就勢說,就因為世界局勢混亂,國會中就應該有更多的反對黨議員參與辯論,以集思廣益。

黃循財總理(右)5月5日在臉書上發文表示,工人黨在本次大選派出強大的參選人陣容,並與行動黨展開激烈競爭。工人黨秘書長畢丹星(左)將繼續出任國會反對黨領袖,並可獲得所需人員和資源,以履行相關職責。(取自黃循財臉書)
畢丹星在選後隔天一早領著工人黨阿裕尼集選區團隊到選區內作答謝選民的遊行時說,人民行動黨取得漂亮成績,主要是因為人民願意給予首次領導行動黨的黃循財更多的支持,以及人民對國際局勢發展感到擔憂。
他的選後分析尚屬中肯,但要深入分析行動黨的大勝還有待更全面更全方位的評估。
他對工人黨保住阿裕尼和盛港集選區以及後港單選區感到滿意,但他若考慮到2025大選議席增加這一點,工人黨在此次大選中的成績倒是退步了。
新加坡接下來要如何應付眼前的混亂局勢,是行動黨政府所要考慮的迫切問題,這才是黃循財總理領導能力的試金石。

副總理顏金勇(右)在新內閣會擔任什麼角色,值得關注。(聯合早報)
被喻為「攻堅隊長」的顏金勇接下來的表現將是國人關注的焦點。
他屬3.5代遺老,在第四代領導層里既要擼起袖子,又要作為第四代領導的老師,他被「空降」到榜鵝集選區,打一場硬仗,展示其「攻堅」能力。今後,他在新內閣里是扮演副總理或是資政的角色?我們拭目以待。
此次大選最大的輸家非新加坡前進黨莫屬。
前進黨創立於上屆大選,來勢洶洶,因為有個陳清木因素。但是,此次大選成績顯示,前進黨成也清木,敗也清木。
85歲陳清木醫生親自挂帥,到西海岸-裕廊西叫板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的團隊。他帶上了黨第一副主席潘群勤和秘書長梁文輝等核心領導,原以為憑藉著該黨上屆大選在原有西海岸集選區取得48.31%的光環,這次志在必得,豈知不堪一擊,讓行動黨以60.01%贏得漂漂亮亮。
前進黨臨時取消原本在凌晨召開的記者會,其狼狽尷尬可想而知。

陳清木醫生(左)和新加坡前進黨黨員在抽樣計票結果公布後不久,便全體離開總部。(聯合早報)
民主黨秘書長徐順全是大選常客,屢戰屢敗,屢敗屢戰,這次還是連非選區議員的身份也沾不到,是新加坡大選的悲劇型人物。
黃循財總理對大選成績的初步解讀是,選民大體上拒絕身份政治,支持一個多元種族、多元宗教的社會。
他言有所指,由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長兼衛生部第二部長馬善高領軍的團隊在淡賓尼與工人黨的激烈戰役,行動黨得票率從上一屆的66.41%下降到52.02,足足跌了14.36個百分點。
黃循財出師大捷,加強了他對第四代領導地位。
但此次最大的贏家不是黃循財,不是行動黨,而是新加坡人民。
新加坡人向國際展示了我們還是明辨是非,政府做得好不好,我們冷暖自知。
我們善用投票權,加強了新加坡的民主體制。選舉過後社會仍舊團結一致,政府與人民互信一如既往,不是民主國家的普遍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