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先買後付業者面臨認證挑戰,明年3月底前須符合新行為指南

新加坡金融科技協會(Singapore FinTech Association)與本地業者合作成立的先買後付工作組(BNPL Working Group)宣布,自2024年4月1日起,所有本地先買後付服務商將須在明年3月31日前獲得認證,以確保業內實施最佳實踐。
這一消息是根據金融管理局的要求,先買後付業者將被要求遵守《先買後付行為指南》。該指南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以減少消費者過度負債風險,並旨在推動該行業的良好實踐。
經過認證的先買後付業者將獲得信任標誌,這將成為消費者在選擇服務提供商時的參考依據。信任標誌將展示在業者的網站和其他宣傳材料上,為消費者提供更直觀的參考。
由於新加坡金融科技協會與業者共同設立的BNPL工作組在2022年3月成立,去年10月推出了先買後付行為指南。該行為指南在業內被認為是一項健全的規範,此次的強制執行被期望將為整個行業帶來積極影響。
根據新規,新進業者在提供先買後付服務之前,必須致力於遵守先買後付行為指南。此外,為促進業內信息共享,國際信息服務公司益博睿成立了一個私人信貸部門,旨在讓先買後付業者之間能夠共享客戶的信用資料,以更全面地進行客戶信用評估。
先買後付業者還將接受獨立評估機構的審核,以確保他們的運營符合指南規定。評估機構普華永道(PwC)將負責對六家先買後付業者,包括Ablr、Atome、Grab、LatitudePay、冬海集團旗下SeaMoney和ShopBack進行首次評估。
獲得認證的先買後付業者將能夠展示有效期為三年的信任標誌,過期後需重新認證。這一舉措旨在提高先買後付服務的透明度和可信度,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購物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