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天高氣轉涼,重陽菊花可觀賞。楓葉留丹在那秋山上,丹桂飄飄分外香……」16日晚,海南戲院掀起瓊劇熱,該戲院舉行中新瓊劇藝術交流折子戲專場演出晚會,吸引數百名瓊劇愛好者觀看。
本次演出海南省瓊劇院以戲會友,與新加坡海南協會戲劇團的瓊劇愛好者們、海南省瓊劇票友協會的票友們輪番獻藝,帶來《張文秀》《梁祝》《百花公主》等經典劇目的折子戲唱段,讓戲迷過足了癮。

11月16日晚,海南戲院舉行中新瓊劇藝術交流折子戲專場演出晚會。圖為演員演出現場。中新社記者 符宇群 攝
瓊劇又稱「海南戲」、瓊州戲,和粵劇、潮劇、漢劇同稱為嶺南四大劇種,至今有近300年歷史。作為海南本土文化象徵之一,瓊劇不僅有省內數百萬觀眾,也成為海外瓊籍僑胞精神寄託。
75歲的邢月嬌專程從新加坡回瓊,只為欣賞這場瓊劇演出。邢月嬌說,受家裡長輩的影響,耳濡目染之下,她也愛上了瓊劇。「每次新加坡只要有瓊劇演出,我有空一定會去看。」邢月嬌說,祖籍海南文昌的她很牽掛海南瓊劇的傳承,希望能看到更多年輕人喜歡瓊劇、學習瓊劇。
當晚,海南戲院劇場內不時傳來陣陣歡笑,仔細觀看;其中不乏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海南本地戲迷陳莉玲下班後專程來此觀看演出,她說,自己平時很喜歡看瓊劇,此次新加坡戲劇團帶來瓊劇演出,這樣的交流機會很難得。
擔任新加坡海南協會戲劇團的導演張莉告訴記者,在新加坡有不少瓊籍僑胞習唱瓊劇傳承故鄉文化。多年來,為了傳統藝術的延續,戲劇團策劃推出多部移植改編劇本如《原野》《趙氏孤兒》《江山美人》等,獲得不少戲迷喜愛。除了開辦瓊劇訓練班積極培養瓊籍後代新人,戲劇團也吸引一些非海南籍瓊劇愛好者一起學習戲曲表演。
新加坡海南協會戲劇團團長陳學漢是個老戲迷。他說,每年新加坡海南協會戲劇團在新加坡大概有3到6場專場瓊劇演出,最多的時候有上千人觀看。這次從新加坡組織40餘位瓊劇愛好者來瓊交流,除了16日晚在海口的交流演出,接下來還將到海南文昌、瓊海等地與當地瓊劇戲迷交流。
「瓊劇經過幾百年的傳承和發展,已成為海南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海南省瓊劇院副院長、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符傳傑說,海外鄉親習唱瓊劇,不僅是傳遞鄉音,更是一種連結鄉情的象徵。希望能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瓊劇文化,讓鄉音傳遞鄉情,凝聚更多海外鄉親回鄉投資興業。(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