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前酒樓廚師自立門戶當起攤販,把北京烤鴨帶入組屋樓下咖啡店,以50元的價格吸引眾多食客前來。
許多新加坡國人愛吃北京烤鴨,一般上都是到餐廳才能享用,然而位於宏茂橋10道第421座組屋的咖啡店,就開著一家相信是新國首個在咖啡店賣北京烤鴨,而且還會現場片鴨的攤位。
《新明日報》報導,老闆譚耀恆(35歲)告訴記者,他從小就在大馬沙巴幫母親打理大排檔,也曾開過茶室,但後來因經營不善而欠債,於是多年前就前來新加坡打工還債。

譚耀恆說,周末時需要準備50隻北京烤鴨。
譚耀恆前後在6家酒樓當廚師,包括在御寶軒至尊烤鴨店當廚師,專門跟香港師傅學做粵菜,包括如何烹煮北京烤鴨。
譚耀恆今年決定出來自己闖,招牌菜是北京烤鴨。
譚耀恆說,很多酒樓一隻北京烤鴨的價格加上消費稅和服務費後往往破百元,而在咖啡店售賣的價格是酒樓一半,一隻售價50元,半隻為26元。
「我希望可以把北京烤鴨融入到鄰里社區,讓大家以更實惠的價格品嘗到酒樓美食。因為之前學粵菜,所以我的北京烤鴨會更接近粵式做法。」
記者在咖啡店逗留一個多小時,發現一小時內點北京烤鴨的人不少,加起來約有七八桌。老闆透露,烤鴨銷量越來越好,最初每日限量10隻,後來為了應付需求不斷增加供應,現在是平日限量30隻,周末則限量50隻。
「一般到了傍晚六七點就會賣完。如果有剩我們一般都是自己吃,不然就是送給附近的工人。」

譚耀恆在桌前片鴨,許多食客都認為是非一般咖啡店吃飯體驗。
譚耀恆透露淡季時,扣掉成本、運作費、工人和自己的薪水後,燒臘攤的凈收入大概每月兩千元,旺季的凈收入則可以到五六千元。
「尤其是在母親節和父親節這種大日子賣得最好,前夕和正日兩天就共賣出160隻北京烤鴨。」
一個月內第三次光顧
郭先生(70歲,退休人士)一個月內第三次光顧,他這次特地帶朋友來嘗嘗。
「在咖啡店賣烤鴨的概念很新穎,加上廚師會來到我們面前片鴨,體驗很不錯。」
另一位食客羅女士(65歲,退休)說,她已光顧2次,第一次來是在面子書上看到開幕宣傳,所以特地從蔡厝港過來。
「有空就來,覺得味道算不錯,價錢和餐館比還便宜一半,所以算蠻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