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學家藉助人工智慧提升醫療技術 助病患儘早接受適當治療

為發掘人工智慧在各行業的無限潛能,政府將著重關注人才培養、科研以及採納。中央醫院告訴記者李怡樺,病理學家如何藉助人工智慧提升醫療技術,更快、更準確地區分乳房腫瘤,協助病患儘早接受適當治療。
這兩張乳房腫瘤活檢樣本的全視野數碼切片圖像中,一個為良性腫瘤,另一個是具有癌症病變風險的腫瘤需要切除。中央醫院藉助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技術協助病理學家在約五分鐘內就能初步區分這兩種看似相似,但治療方法不同的腫瘤,準確度高達87.5%。
新加坡中央醫院解剖病理學主任兼高級顧問醫生曾子龍說:「人工智慧其實是充當了第二隻眼,與病理學家一起工作。並且能夠更有效率以及更有信心的來做出他們的診斷工作。對病患來講我覺得能夠更快速得到準確的診斷結果可以緩解病患的焦慮。」
這套技術由中央醫院以及新加坡全國人工智慧核心團隊共同研發。在「100個人工智慧實驗計劃」下,機構同各行業攜手完成約80個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機構認為政府積極推動人工智慧發展,將帶來正面且深遠效應。
新加坡全國人工智慧核心人工智慧行業創新總監廖永健說:「我們可以做很多人工智慧科研或者鼓勵公司研發更多方案可是我們也需要我們的員工我們的學生懂得什麼是人工智慧,因為如果他們不接受人工智慧我們有什麼研究都沒有用。最主要是要有個平衡。」
全國人工智慧核心在人才培訓計劃下,每年招收的學員將從目前每年的100到120個,增至300到500個。為順利擴大人才招募,機構正在開發新的線上課程,協助申請者提升對人工智慧的掌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