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東協峰會預定於10月舉行,而緊接著的11月,則將迎來兩場重要的國際會議:亞太經合組織峰會和二十國集團峰會。在這些國際大事的背景下,新加坡國內對於全國大選是否會在今年內啟動充滿了猜測。

圖源:ST
對此,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在訪問馬來西亞期間,給出了一個既模糊又開放的回答。他在6月12日結束了對馬來西亞的介紹訪問後,接受了當地媒體的採訪。
在採訪中,黃循財並沒有直接回應大選的具體時間點,而是以一種輕鬆的語氣表示,國際會議的日期是公開透明的,人們可以很容易地知道他何時在國內外,以及何時會忙碌。他笑著說,公眾可以根據這些信息來「自行推測」大選的可能時間。
大選時間暫未確定是事實
黃循財進一步解釋說,當政府認為時機成熟,決定舉行大選時,自然會向公眾宣布。他同樣提到了選區範圍檢討委員會的成立,這是一個通常在大選前的重要步驟。他暗示,一旦委員會成立並完成其任務,就意味著選舉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黃總理也強調,目前他還有許多國內外的事務需要處理。在提及國內議程和外交事務時,他表示自己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與此同時,新加坡選舉局在面對外界詢問時也證實,選區範圍檢討委員會尚未成立。

圖源:ST
選區範圍檢討委員會的成立被視為大選即將到來的一個重要信號。回顧上一屆2020年的大選,從委員會成立到公布報告歷時七個月,而從報告公布到投票日則相隔四個月。在2015年的大選中,這兩個時間間隔則大約為兩個月。
今年的東協峰會將於10月6日至11日在寮國舉行,而亞太經合組織峰會則將於11月10日至16日在秘魯召開。此外,二十國集團峰會也將在11月18日至19日在巴西舉行。雖然新加坡並非二十國集團的成員,但作為「全球治理小組」(Global Governance Group,簡稱3G)的召集國,新加坡自2010年起幾乎每年都會受邀參加二十國集團峰會。
黃循財力求新加坡在國際外交的舞台上有一席之地
黃總理此次出訪是他在上個月中接任新加坡總理後的首次國際行程。他在星期二訪問了汶萊,並在星期三前往了馬來西亞。他透露,自己還計劃在近期內訪問其他東南亞國家。在約20分鐘的總結訪問中,黃總理多次強調了外交工作的重要性,雖然之前作為公務員時已經與這些國家的領導人有過接觸,但以總理的身份再次會面,對於建立和鞏固雙邊關係至關重要。

圖源:FACEBOOK
黃循財闡述了他對新加坡在國際舞台上的角色的看法。他指出,新加坡不是一個大國,但不能僅僅專注於國內事務。作為一個小國,新加坡必須認識到自己在國際社會中的現實地位,不斷努力加強與夥伴國家的聯繫,推進國家利益,擴大國際運作空間,以造福於人民。
他強調,在新的國際環境中,這一點尤為重要,也將是他作為總理持續推動的工作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