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億「洗錢案」,牽動每一個新加坡人的心。
隨著該案件最後一個被判刑的被告蘇某,於6月10日被判坐牢17個月,本地最大規模洗錢案終告一段落。這起案件涉及的資產和款項高達30億新元。

一、10名被告在各銀行的資產公布
1、涉案資金公布
根據彭博社索取的法庭資料,這起洗錢案的10名不法之徒把資產分散到16家金融機構。其中,他們在瑞士信貸和花旗集團持有最多資產,分別為7960萬新元和7930萬新元。
本地三家銀行也受牽連,他們在大華銀行持有4160萬新元、在華僑銀行持有3860萬新元,以及在星展集團持有2900萬新元的資產。華僑的涉案資產包括被告在新加坡銀行的資產。
據彭博社報道,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最近完成針對一些涉案銀行的實地檢查。據悉,那些在存款戶頭、貸款和其他金融服務方面,與犯罪分子有最多交涉的銀行將受到處罰。

註:資料來源於彭博社,圖片來源於聯合早報。
圖表不反映銀行的全部風險,金額可能有變化。由於戶頭金額在資產被充公後有變化,以及兌換率變動,上述金額可能與最終被充公的金額不同。華僑的涉案資產包括被告在新加坡銀行的資產。
2、十名被告的刑期,最長17個月
萬那杜籍的蘇某,共面對14項控狀,其中4項牴觸貪污、販毒和嚴重罪案(沒收利益)法令、8項涉及偽造文件意圖欺騙,以及兩項牴觸僱傭外來人力法令。
國家法院法官李函隆下判時說,蘇某面對的所有洗錢控狀涉及1750萬新元,他的偽造罪行是在兩年半期間犯下,持續的犯罪行為說明他對法律的高度漠視。本案涉及跨國團伙,刑罰須起阻嚇作用,因此判他入獄17個月。
其他幾名被告,被判刑期在13~16個月。

檔案圖片/來源於聯合早報

二、銀行加緊培訓職員打擊洗黑錢活動
操作新加坡最大宗洗錢案的「福建幫」手段狡猾,涉案10名被告的資產集中在瑞士信貸和花旗集團,他們在這兩家銀行持有的總資產額高達1億5890萬元。

註:檔案照片/來源於聯合早報。
警方在這起30億元洗錢案中起獲現金、首飾、房地產和名車等資產。
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說,花旗集團給予屬下財富銀行從業人員一個月的時間接受培訓,學習找出洗錢的跡象。這包括對來自中國福建和廣東省、不會講英語,並且持有土耳其、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或萬那杜等地區護照的客戶或潛在客戶提高警惕。
其他可疑交易包括不設網站的香港公司以「償還貸款」為幌子,把大筆資金轉移給美國銀行的客戶。
花旗銀行、星展銀行、華僑銀行相關部門發言人,都對外表示,將加強反洗錢培訓,大力打擊洗黑錢活動。

圖.來源於pexels網

三、新加坡嚴厲打擊經濟犯罪
金管局發言人接受《聯合早報》詢問時說,當局正在與這起案件有主要關聯的金融機構,進行仔細的監管檢討和審查。當局將評估它們是否採取足夠和適當管制措施,來對抗洗黑錢及恐怖主義融資。若發現它們有不足之處,將和過往案例一樣,對它們採取行動。
內政部長兼律政部長尚穆根,在5月8日通過國會書面答覆時透露,為了進一步加強打擊洗錢的措施,內政部接下來將提呈法案,進一步加強執法機構打擊洗錢活動的能力,並讓監管者獲取可疑的交易報告。
商業事務局的可疑交易報告辦公室(STRO)與外國執法機構交換與通緝犯相關的財務信息,這可能有助於本地執法機構的調查。當局已將有關涉案人的財務分析報告發給執法機構,以採取可能的執法或管制行動。
警方指,商業事務局(CAD)的可疑交易報告辦公室(STRO)與外國同行共享信息,警方也會調查那些幫助10名外國人及其同夥註冊空殼公司的個人,以及那些與定罪被告合謀對資產來源造假的人。其他未能報告可疑交易的個人,包括房地產公司員工,也將接受調查。

註:檔案照片/來源於聯合早報。
30億元洗錢案中有10名被告落網,警方繳獲大批資產。
新加坡是一個法律完善的國家,嚴厲打擊洗錢、非法集資等經濟行為。
因此,如果您有計劃前往新加坡,或者已經在新加坡,從事經商、生活、留學、旅行等,都需要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
註:資料來源於聯合早報,彭博社,金管局等,綜合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