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現代化的城市,離不開軌道交通。其中,地鐵越來越成為人們日常出行的主要方式。
新加坡國土面積小,人口密度大,除填海造地之外,有計劃地發展地下空間,也是有效利用土地的關鍵手段。
新加坡地鐵又叫大眾捷運系統(Mass Rapid Transport,簡稱MRT),1987年正式開通首條線路,至今已有30多年的歷史。

(圖片:均來自SMRT官網)
它曾一度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為發達、高效的公共運輸系統之一,享有「全球最安全地鐵」的美譽。
但近年來,由於故障頻發,民眾對其愈加不滿。於是,日益老化的系統翻新與更新工程更顯迫切!
SMRT(新加坡一家鐵道運營公司)在過去幾年,陸續進行多項地鐵更新工程,以確保地鐵系統能為乘客提供安全可靠的列車服務。
配合硬體的更新,SMRT過去三年多在員工培訓方面投入近5000萬元,以提升公司運作質量。

此外,為應付不斷增加的客運量,以及各種系統更新與維修工作,SMRT提出了新的發展計劃。
在未來三年將多聘請1000名員工,其中包括200名地鐵工程師,其餘的則是技術、維修或服務人員。
到時,SMRT的整體員工人數預計增至1萬2000人,比2013年的約7000人增加超過七成。

SMRT首席企業長許慶瑞強調,增聘人手只是其一,公司也很注重員工的培訓。
不單是讓新進員工接受基本培訓,也為所有員工規劃長遠的職業培訓,以確保他們能掌握地鐵系統使用的新科技,也提升管理層的監管與領導能力。
關於培訓,不得不提到SMRT學院。
SMRT學院成立於2009年,旗下約500名地鐵工程師中,至今已有24人獲得鐵路系統工程師特許認證,另19人申請待批。

學院不僅提供技能方面的「硬體」培訓,也包括培養責任感及領導能力等「心件」培訓,為公司營造良好企業文化。
從2015年起,學院推出了三項「地鐵工程師專業培訓計劃」,為不同年資的地鐵工程師提供長期且全面的培訓。
計劃分為「入門」(STEP-In)、「過渡」(STEP-Bridging)和「提升」(STEP-Up)三類型。

據SMRT提供的數據,至今有260名工程師參與STEP-In培訓,STEP-Bridging有30名,STEP-Up103人。
在培養領導能力方面,學院為管理層提供新技能資格(WSQ)認證課程,提升他們指導以及與下屬互動等方面的能力。
最近,學院開始採納日本管理理念「改善」法,並開辦相關課程,鼓勵職員積極提出建議改善工作流程和環境等。
培訓的目的,旨在讓工程師都能獲得特許認證,這是業界一項極高的榮譽和認可!

根據規定,申請者須至少具備受華盛頓協定認可的工程學士文憑,並擁有四至七年的工作和管理經驗。
同時,他們也得通過由業界權威組成的評委會鑑定,確保在經驗、專長與技能方面都達到一定水平。
工程師獲得認證後,不只能在本地得到認可,到國外也享有更高專業地位。這不僅有助於個人職業發展,同時也將提高新加坡地鐵業在國際上的權威。

許慶瑞透露,公司接下來計劃繼續擴充人手,為明年起分階段通車的湯申—東海岸線多聘1500人。
新加坡最老舊的地鐵系統南北和東西線,已通車30年。這既是一段輝煌的過去,同時也是一項新的挑戰。

民眾出行離不開地鐵,同時民眾出行的平安舒適也離不開地鐵的高效運營。SMRT致力於更新,只為「便民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