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法國製藥公司賽諾菲Sanofi、德國疫苗廠商BioNTech、美國莫德納之後,中國的科興集團現計劃投資20多億新元(合折100億人民幣),在新加坡設立科研設施和國際商業總部。

(圖源:科興)
科興集團總經理楊光在接受《聯合早報》的採訪時表示,此次科興投資,主要是用於在新加坡開設新的實驗室,並和當地其他實驗室合作,專門研究新型病原體並研究解決方案等多個項目。

(圖源:科興)
談及為什麼選擇新加坡,楊光表示:「新加坡有特別豐富的人才渠道,實驗室的水平也相當高,可以做許多上游的研究。雖然新加坡市場和需求不大,但更重要的是要立足於新加坡,利用這裡的科技和人才研究新發傳染病。我們的新產品研究中心也可以放在新加坡,再把成果輸送到各國,造福全世界。」
楊光預計,最快只需要幾個月,科興在本地的研究設施就可以展開工作。如果未來冠病疫情繼續,實驗室也將研發冠病藥物。另外科興目前也生產能預防導致嚴重手足口症的腸道病毒71型(EV71)疫苗,幫助新加坡幼兒抗擊手足口病。
早在去年5月,德國藥企BioNTech公司宣布在新加坡設立該公司的首個亞洲太平洋區域總部,並建立一座mRNA疫苗生產工廠,使用自動化生產。工廠最早可在2023年投入營運,為本區域和世界生產一系列的mRNA疫苗,尤其可以就近就快滿足東南亞的需要。

去年11月,中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與新加坡英諾醫藥集團(Innova Medical Group)通過視訊在新加坡、中國和美國三地舉行了簽約儀式。此次的合資公司,將在新加坡本地設廠,用於建設冠病疫苗的無菌灌封(fill and finish)設施,預估疫苗生產目標在每年3億劑,並分銷至全球30個以上國家。屆時,此工廠將成為國藥疫苗在東南亞的首個冠病疫苗無菌灌封設施。

今年4月20日,法國製造商賽諾菲投資6億3800萬新幣,在新加坡疫苗製造廠正式開工建造。疫苗工廠預計將於2025年建成投產,屆時可為新加坡提供約200個就業崗位。建成後,這將是亞洲第一個採用數碼科技的疫苗廠,最多可以同時生產出4種疫苗。
其實,在新冠疫情發生之後,新加坡2021年以來吸引了不少外來投資,包括台積電半導體廠、美國Global Foundaries半導體廠、UMC聯華電子、蔚來汽車、英國戴森,還有李嘉誠的家族辦公室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