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新加坡通脹高居不下,2022年8月-9月甚至一度攀升至7.5%。
為了幫助坡島居民對抗通脹,金管局一路收緊貨幣政策,使得新幣升值,但自己一年卻虧損了$308億新幣,創下了歷史新高!

01 2022虧損308億應對通脹
早前,新加坡金管局發布了2022/2023財年數據,為了對抗通脹,金管局不斷收緊貨幣政策,導致一年血虧了$308億新幣,這也是金管局有史以來的最大虧損!
畢竟新加坡的東西基本都要靠進口,新幣值錢了,坡島居民買到的菜和肉自然就便宜了。
其中70%($214億)的虧損,是由於新幣走強產生的負面匯率效應導致的。因為新幣走強就意味著外匯投資轉換為新幣的價值下降了。
說的通俗一點就是,新加坡的東西更值錢,更貴了,外國人自然就不願意買了。
另外30%的虧損是因為金管局收購了銀行系統里的多餘流動資金,從而帶來的利息開支。
不過金管局強調說,虧損不會影響當局動用金管局投資於凈資產高達50%的預期長期實際回報的能力。金管局局長也表示:「負面的匯率效應不必擔憂,試圖避免這個負面效應是沒有意義的」

02 收緊貨幣政策,提高對外的匯率
金管局為了新幣升值能有多瘋狂?
據悉,金管局1年內連續收緊了5次貨幣政策,導致新幣一路猛升值。
新幣兌人民幣的匯率,甚至從去年的4.63一路漲到了現在的5.35!

這也導致坡島的中國打工人成為上半年最幸福的人,畢竟匯率漲了就等於變相加薪。往國內轉錢和換錢的人也是絡繹不絕,大排長龍~
分析師預計:如果通脹繼續走高,金管局還是有繼續收緊貨幣政策的可能的。

03 建屋局的財政赤字達43.6億
新加坡各大局為了降低坡島居民的生活成本,可謂是操碎了心。
新冠疫情肆虐新加坡3年,隨著疫情的舒緩,當局也推出了更多組屋項目,發放的購房津貼也隨之增加!
根據建屋局公布的2021/22財年年報來看,截止到3月底,建屋局的財政赤字已經達到43.6億新元,同期增長86%,創下了歷史新高!

其中「居者有其屋」項目的財政赤字就達到了38.5億新元,比前一個財政年多出一倍!這次的赤字主要源自三方面: 1 興建中新組屋的預期虧損 — 22.62億新元 2 交付新組屋時的實際虧損 — 6.59億新元
3 發放給轉售組屋和執行共管公寓(EC)買家的公積金購屋津貼 — 8.49億新元
也就是說,最近這批新組屋,一建出來就是註定要虧損!早前當局已表明將增加預購組屋供應,意味著興建中的組屋預期虧損會進一步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