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業者表示,本月涼茶銷量增加超過10%。
(新加坡訊)新加坡疫情病例近期增,中藥商指出止咳化痰潤肺的藥材銷量增加,部分未到產期的中藥材如桔梗、玉竹等成本價格可漲高至50%。
根據衛生部網站,4月第一周的病例有1萬6108例。期間,424人因冠病住院,其中有9人在加護病房,每日平均占4張加護病房床位。
隨著新加坡迎來新一波冠病疫情,越來越多公眾選擇購買解毒清熱的中藥材以求降火潤肺。受訪中藥相關業者皆透露中藥材需求近來需求不斷增加。
中藥材批發商世興藥業負責人李鳳君說,不同的藥材漲幅不一樣,但止咳化痰潤肺的藥材,如桔梗、玉竹、麥冬、北子苑等,目前成本價已漲價20至50%。
「因為銷量大了,加上大多藥材都屬秋冬季收成,現在離9月、10月產期還有一段時間,所以漲得多,桔梗之前一公斤為18元,現在已經要一公斤27元。也有一些產新和銷量少的產品降價,比如木棉花、菊花、苦瓜乾等。中藥材的價格都和銷量掛鉤,有起有落。」
李鳳君指出,冠病對中藥材市場帶來的影響不僅只是推高解毒清熱藥材的需求,一些養肝安神或是滋補調理的藥材銷量也增加了。尤其是也受到天氣乾旱影響導致產量減少的酸棗仁,價格已從去年的一公斤80元,漲到如今一公斤300元,漲幅超過一倍。其他如黨參、當歸等同樣因銷量增加而產量減少,每公斤售價上調10至20元不等。
安黎中醫診所呂曉珮醫師受詢時說,除了解毒清熱藥材外,由於冠病也帶來其他影響如焦慮、抑鬱及睡眠問題等,因此能助於冠病後期身體調理的藥材,需求同樣增加。
「加上除了冠病外,近來天氣炎熱除了影響一些生藥材的產量,也導致外感病例的增加。再加上全球局勢對通脹和運輸等方面的影響,藥廠的生產成本也提高了。我們向供應商購買成藥,價格自去年也一再陸續調高了10%。」

除了持續高溫,接下來兩周本地的降雨也將增加。 (檔案照)
除了疫情、近期天氣燥外加煙霾影響,涼茶和止咳藥粉本月銷量增超過10%,有零售業者暫不起價但也有的因成本壓力起價5角。
福華補品採購經理王瑞廷指出,本月涼茶和止咳藥粉的每日銷量都有所增長,比上個月多出超過10%,目前售價並無變動。
「最受歡迎的有菊花茶和一些止咳藥粉。我們目前還有足夠的庫存,未來幾周預計都不會起價。」
正中平董事彭桂山也同樣觀察到涼茶需求上升了約20%。
「羅漢果,涼茶,清潤的藥材銷售量都提高了,特別是治療咳嗽潤肺的藥材如川貝、玉竹、百合等。」
《新明日報》記者走訪大巴窯一帶時,專賣龜苓膏、二十四味涼茶和五花茶等清熱飲品的恭和堂員工蔡女士透露,近期天氣炎熱,涼茶銷量增加約10%,二十四味涼茶最暢銷。
「天氣熱,涼茶最好賣。由於中藥材成本上漲,這個月所有涼茶都起價5角。」
公眾黃女士(55歲,收銀員)說,她已經連續兩周咳嗽,雖然看了醫生吃了藥但沒有痊癒,因此決定買涼茶和咳嗽藥粉服用。
「我最近觀察到,不止是我,周圍很多人都開始咳嗽,而且晚上咳嗽會較嚴重。因為不是確診冠病,我也沒辦法拿太多病假。」
下來兩周的天氣預計將持續炎熱,有些天最高溫度可達35攝氏度。
新加坡氣象署周一發文告說,未來兩周,新加坡多數時候下午的最高氣溫會達到34攝氏度。其中幾天由於少雲,氣溫將飆升到35攝氏度。
除了持續高溫,接下來兩周的降雨也將增加。
氣象署說,新加坡及周邊地區仍處在季風交替期,由於白天地表溫度很高,預計多數時候全島部分地區下午出現短時雷陣雨。有些天,雨勢可能持續到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