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25日訊) 新加坡衛生部醫藥服務總監麥錫威副教授透露,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一直在研究「長期冠病」,並跟進在新加坡醫院康復的病例。
他說,不同國家對於「長期冠病」的症狀有不同的解讀,而新加坡目前對為何會出現「長期冠病」症狀,以及應對康復病例所面對的病症的方法,還未完全掌握。
「不過,一旦資料齊全,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將在不久的將來分享『長期冠病』在新加坡的情況。
麥錫威昨日在新加坡政府跨部門抗疫工作小組記者會上,作出上述表示。
他說,非官方報告指出,接種疫苗可適度緩解「長期冠病」。
新型冠狀病毒的長期症狀,或者俗稱「長期冠病」(Long COVID),令新冠病毒和流行性感冒有所差別。世界衛生組織把這種情況解釋為「患者在急性疾病康復後,持續出現的症狀」。這些症狀能持續好幾周,甚至是好幾個月。
新加坡衛生部在去年11月份表示,當時沒有收到任何有關「長期冠病」的報告。
其他國家的新冠病毒患者在康復後,出現了嚴重疲勞、呼吸困難、關節疼痛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