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南亞地區,新加坡港一直都是最大的貨櫃運輸港,是東南亞的航運中心,全球第二大貨櫃碼頭,但近年來馬來西亞的港口有了驚人的發展,雖然全球排位只有第十二,但卻成為了新加坡港最有力的競爭對手!
馬來西亞和中國聯手開通海上絲綢之路,再加絲綢鐵路,海陸一體的皇京港,大手筆規劃一旦成功。中國和馬來西亞必然是雙贏的格局,至於新加坡會怎樣,可能日子不會太好過。

馬來西亞港口致力於取代新加坡港成為地區的轉運中心,這對新加坡港的地位產生了極大的威脅!
據搜航網最新獲悉,隨著馬來西亞的不斷進攻,在激烈競爭下,上半年的強勁表現,吞吐量躍升17%,至527萬teu。馬來西亞巴生港(Port Klang)今年將首次打破1000萬teu的紀錄。

馬來西亞碼頭運營商表示,這在一定程度上歸因於強勁的亞洲內部客流量。在2017年轉運業務向新加坡轉移之後,西港的業務量受到了衝擊。特別是在APL被收購之後,CMA CGM的很大一部分業務被搶走。目前法國達飛的72%的區域轉運業務都在新加坡處理。

西港處理著巴生港80%的貨櫃,而在2018年僅恢復0.4%之前,西港的貨櫃吞吐量下降了9%。相比之下,Alphaliner的數據顯示,新加坡去年的交易量增長了8.7%。
戈溫達薩米向《負荷之星》表示:「如果馬來西亞採取合適的方法,包括合資碼頭、泊位占用和激勵方案等等,可能會從新加坡贏回一些客流,甚至能超越新加坡港。」
「航運公司的聯盟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一個港口容量如此之大的市場上,如果航運公司貨量繁多,互相轉換角色也不是不可能的。」
他表示,如果馬來西亞巴生港要繼續擴張,可能導致產能過剩。他真正的挑戰是自身,而不是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