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開門見山,嚴肅活潑的吃飯筆記。
Bon appetite!
1. 沙爹比肉好吃的沙爹雞肉串
R萬萬沒想到,自己精心策劃的戰術,在第一局就遭到了破壞。
從樟宜機場趕到青旅已經9點多,計劃好的第一站Maxwell美食廣場早已過了打烊時間。好不容易在備選名單里找到一家夜間營業的肉骨茶餐廳,走到門口才被告知剛剛結束last order。
飢餓值超過了好奇心,R有點泄氣地關掉手機,決定就近找個地方解決溫飽。
好在住的對方位於唐人街中心,面向遊客的小吃街依然熙熙攘攘。

R找了個最熱鬧的攤位坐下來研究菜單,從一堆中華系菜名找了個看起來還算有趣的沙爹雞肉串。再要了個生椰子,一邊挖椰子肉一邊消磨等菜時間。
椰子快挖空了,沙爹肉串總算等來了。(RMB40~)

雞肉串倒是沒什麼了不起,油不拉嘰的,旁邊這個沙爹醬可是不容小覷。
和其他地方吃的直接塗在肉串上的沙爹不同,沙爹醬碟就占了盤子的一小半,半固體的甜咖喱醬汁里混滿了肉末和蔬菜丁,用來佐餐的生黃瓜和洋蔥沾一下也變得濃郁香甜。
R擼完最後一串肉,心想如果還有下次,應該單點一瓶沙爹醬打包帶走。
2.鴛鴦奶茶和肉醬腸粉
為了彌補昨晚的遺憾,第二天R起了個大早,再次造訪Maxwell美食廣場。

誰知道這回又去早了,只有幾家飲料鋪懶洋洋地榨著果汁。
R在標了重點的天天海南雞飯門口探頭探腦,被告知人家10點才開門。
好吧,沒吃上雞,先來這個紅紅的咖啡店吃個早餐熱熱身。

雖說是咖啡店,這家店的早茶點心選擇非常豐富。

R一眼相中的娘惹鹹肉粽已經早早售空,於是要了個看起來和過去吃過的腸粉長得不太一樣的肉醬腸粉,配招牌鴛鴦奶茶。
奶茶比在香港喝的鴛鴦要苦,奶味不濃,杯子比茶有味道。(RMB10~)

另外,從菜單上R半信半疑地了解到,原來鴛鴦之所以叫鴛鴦,且苦,是因為同時加了咖啡和茶。
再來說肉醬腸粉(RMB15~)。
作為一道腸粉,甜度不輸旁邊的奶茶,非常霸氣。
醬汁調味上有點偏近江浙的紅燒肉,配上白白軟軟的熱腸粉,沒有不好吃的道理。

說不上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感覺是日後會想念的味道。
3.藏龍臥虎的綠豆粽和芋頭糕
乾了剩下的奶茶,R不離不棄地向Maxwell發起了第三次進軍。
不出所料,最出名的海南雞飯已經被排隊的人里三層外三層圍得水泄不通。
看來這雞一時半會是吃不上了。R果斷地轉變方針,開始偵查有什麼沒見過的新玩意。
轉了一圈之後,這家土味local小吃成功吸引了R的注意。

排隊的人絡繹不絕,點單阿姨手速飛快,R來不及深思熟慮,本能地要了兩個最顯眼的糯米類點心。
拿到手的綠豆粽和芋頭糕,長得比菜單上還要淳樸。。。
不過魯迅先生說過,食不可貌相。
先說這個粽子,雖然是綠豆餡,但價格是肉粽的1.5倍,憑藉R多年的偵查直覺,這裡面一定暗藏玄機。
果然,阿姨這麼咔嚓一剪,醬汁一澆,開啟了粽子新世界的大門。(RMB15~)

黃澄澄的豆蓉細膩濕潤,夾著滋滋冒油的大個鹹蛋黃,滿足感完全不輸肉餡。
配角的糯米也鹼化得恰到好處,口感紮實Q彈且完全沒有顆粒感,不喧賓奪主卻又保持著絕對的存在感。蛋黃豆蓉餡吃膩了,沾一點旁邊的甜咸口味的醬汁,又是全新的口感。
R不禁感嘆,這種開門見陷,淋醬汁加buff的吃法,這才是粽子的正確打開方式。
粽子有點厲害,差點冷落了這家店主打小吃芋頭糕(RMB10~)。

根據這家店的介紹,他們家芋頭糕當年可是被美食評鑑家登報表揚過的,不容小視。
確實,口感軟嫩,和醬汁也很搭,作為本篇出場的最便宜小吃,這個質量很是良心。但鑒於胃容量實在不太夠用,R選擇戰略性放棄,保存最後的消化力。
4.來頭不小的咖喱雞肉麵
離Maxwell步行10分鐘不到,坐落著另一處大名鼎鼎的小吃攤聚集地———芳林苑美食廣場。
這家真的不適合吃完飯去逛,不然你很可能會像R一樣明明不餓還是會鬼使神差地來上一碗,然後挑戰自己的食量記錄。
讓R繳械投降的,就是眼前這家,被米其林和日本某旅行指南大力推薦的神秘咖喱雞米粉。

在再三強調少放面之後,R得到了一碗賣相喜慶的雞肉油豆腐湯(RMB20~)

第一印象:濃い。這個湯感覺用來喝有點過於重口,喜歡日本的つけ麺的同學應該會很愛。

第二印象:嫩。用的應該是是雞胸肉,但是嫩到讓我懷疑到底有沒有燒熟的程度,柔軟程度和吸滿了湯汁的油豆腐有的一拼。
整理印象:性價比高,但聽我一句勸,不餓的時候還是別點了。。
番外:超有錢的新加坡國立大學
吃飽喝足,R決定去聽說很牛的新加坡國立大學散散步。

NUS的教學樓是R這次走訪的幾家大學裡最壕的一個,設有Alumuni專用的帶游泳池的豪華活動會館。
學生食堂是一座開放式的觀景台,兩三層的圓環形大廳cover了中,印,馬來,西餐,果汁,價格比市裡稍微便宜一點。
圖書館也很友好,專門為R這種吃飽了沒事幹的人設置了「隨便看看」的入館Pass。

休息室里有舒服的躺椅和品種豐富的自動販賣機。

在這裡喝了杯(難喝的)咖啡,半睡半醒地看了一個多小時NUS的校友雜誌之後,恢復了戰鬥力的R跳上了開往「Little India」(印度城)的大巴。
【下期預告】
新加坡平民小食試吃報告(小印度篇)
1.蘸咖喱吃的可麗餅
2.不一樣的印度飛餅
3.迷之榴槤冰飲和駱駝奶
4.猜不出味道的全素食糕點
5.傳說中的「紙包雞k」
6.重口味剪刀手咖喱飯
7.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