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多個地區散落著來自不同國家人士的聚集地。(葉安琪製圖)
紅螞蟻上小學時,校方經常安排我們到校外遊學。我國三大種族聚集地——牛車水(華族)、甘榜格南(馬來族)和小印度(印族)都布滿了我們的小小足跡。老師帶我們去那裡,主要是為了了解和探索那些地區所蘊含的豐富歷史文化。
新加坡建國54年的功績,靠的不僅僅是國人的努力與奉獻,也少不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的辛勤付出。他們漂洋過海來新加坡打拚,用汗水為家人換來更好的生活。
隨著時間的推移,背井離鄉來到新加坡的外國勞工們開始「物以類聚」,逐漸在新加坡紮根,成就了各自的「小外國」,讓老鄉們都能聚在一起緩解思鄉之情。
住在新加坡的蟻粉以及打算前新加坡遊玩的外國蟻粉,可能都不知道原來在這個小紅點裡面藏著多個「小外國」,不用乘搭飛機也能體驗出國的樂趣!
| 小泰國 - 黃金坊 |

建築外形與樂高拼塊類似的黃金坊。(Edmund Tie & Company)
紅螞蟻小時候經常跟隨父母到黃金坊搭長途巴士到馬來西亞探親,所以對這個鮮為人知的 「小泰國」並不陌生。
但是,每當紅螞蟻和朋友們提到,自己要到小泰國搭車時,小夥伴們總是一臉茫然地看著我問道:
「新加坡什麼時候有小泰國??」

(Discoversg)
去過泰國曼谷的蟻份們都知道,當地佛教徒占大部分,四面佛更是在泰國人的心目中有著非凡的地位。到了新加坡,泰國人們依舊替供奉在黃金坊外的四面佛獻上不斷的香火和七色花,向佛祖祈願。

(網際網路)
走進商場內,隨處可聽見泰語和看到泰文,馬上就讓人踏入泰國的代入感。
在這裡,紅螞蟻要先提醒對氣味比較敏感的蟻粉,進入商場時請別被你將會聞到的氣味給嚇到。這股氣味其實來自靠近入口處的肉販店鋪,他們租下店位卻以濕巴剎方式售賣肉類蔬菜。

跟本地人一樣,泰國同胞喜歡到充滿人情味的濕巴剎購買烹飪食材,但也有一部分的人比較喜歡到乾淨便利的超級市場進行採買。(網際網路)
相信不少人去到泰國遊玩一定不會錯過到當地著名的Big C 超級市場進行掃貨,對吧?
而且每次還不免被親朋好友「下單」,要求幫忙買些當地食品回來。「訂單」上的內容從各種食品零食到各種生活用品,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想不到的。
現在,你可以把這種扛東西苦差事的幾率給減半啦!
黃金坊內的鵬泰超市,是新加坡唯一一家泰式超級市場,雖然沒有Big C規模來得大,但是裡面售賣著許多富有泰國風味的食品哦。

各種泰國限定薯片口味。(The Smart Local )

令人眼花繚亂的各式醬料。(Springtomorrow)

下次再也不用辛苦從泰國運回大包小包的即溶奶茶給親朋好友啦~ (Singapore Atrium Sale 面簿)
離開了超市,富有泰式樸實風味的餐廳就分布在商場內的一樓和二樓。

(j._lin)

(louis_jiajun)
二樓除了泰式餐廳,還有泰式按摩店、髮廊和服飾店。

(Pktravelers.sg Instagram)

(網際網路)
每年4月中旬是泰國人最為重視的潑水節,又稱「宋干節」,其含義是清除所有邪惡以及代表新年新希望。黃金坊也會讓泰國同胞們在裡面潑水慶祝,一起在歡笑聲中迎接新年的到來,想不到吧?
要是蟻粉想去參與潑水節請記得帶水槍,以免鬥不過人家時還能輸人不輸陣。
| 小越南 - 如切路 |
說到如切路,或許更多人會將其與歐洲和娘惹文化搭在一塊兒,畢竟那裡曾是多數土生華人的聚居地。如今,這條街上卻是許多越南人聚集的地方,自然而然形成了本地的「小越南」。

如今的如切路仍能看到許多帶有歐洲和娘惹歷史的兩層樓店屋。(海峽時報)
都說了是小越南,怎能缺少正宗的越南料理餐飲店呢?
沒有奢華的擺設,卻有接地氣的塑料桌椅還有在每張桌子上都會擺放著的一小籃辣椒酸柑等配料。

每張桌上都放著配料。(bookjunkie)
坐下來用餐,身邊都是越南人,不難感受到他們的樸實,隨時都可聽到他們以越南語交談。越南出名的米春卷、健康又美味的越南粉、濃郁的越南咖啡等地道口味的料理,味道都很正宗。

健康又美味的越南美食。(misstamchiak)
白天的如切路,除了那幾家餐廳之外,並不怎麼熱鬧。可一旦夜幕降臨,那一帶「出名」的夜生活也會隨著五彩繽紛的霓虹燈燈牌逐漸甦醒。

(網際網路)
蓬勃發展的夜店文化也慢慢打響知名度,吸引不少喜歡越夜越嗨的人們到場玩樂。
| 小緬甸 - 柏齡大廈、馬里士他路 |
每逢周末,位於市區內的柏齡大廈(Peninsular Plaza)立即人山人海,濃郁的緬甸氣氛隨處可見。

柏齡大廈是緬甸人民在本地的聚集地。(Ghetto Singapore)
由於緬甸的地理位置介於泰國、中國和中亞之間,料理上都加入了這幾個地區的味道,衍生出專屬於他們的獨特風味。
許多緬甸人初到新加坡時,吃不慣本地食物,所以他們當中就有人開始經營起緬甸餐廳,讓飄洋過海的同胞們能在休假日吃到舌尖上熟悉的家鄉味。

柏齡大廈內售賣著緬甸人愛吃的家鄉菜肴。(misstamchiak)
大廈內還設有緬甸圖書館、報攤等讀物,讓在地的緬甸人們依然能用自己熟悉的語言閱讀和緊跟國內的最新消息。

大廈內的其中一間報攤。(Ghetto Singapore)
緬甸是世界上最虔誠的佛教國家之一,鍍金的佛塔、金碧輝煌的寺院也都遍布全國。在新加坡的馬里士他路,也有一座金碧輝煌的緬甸寺廟。

(ghettosingapore)

充滿民族特色的緬甸玉佛寺。(ghettosingapore)
緬甸玉佛寺建於1875年,是新加坡國內唯一一座緬甸佛寺。從遠處,高高的佛塔會營造出些微的緬甸風情。充滿民族特色的佛寺,外觀金碧輝煌、內部則是豪華且富麗堂皇。

(ghettosingapore)

寺廟外的神童雕像的臉上也塗有緬甸最著名的天然美容聖品——塔卡納粉漿。(leisureandme.com)
每天都會有不少到寺廟祈福的信徒,進入佛堂能看到正在做禮拜的人們,到場參觀的蟻粉切記帶著一顆敬畏之心,讓自己在探索之餘也不會打擾到參拜者。
| 小菲律賓 - 幸運商業中心 |
相信不少蟻粉周末去烏節路時都會留意到,烏節路的幸運商業中心(Lucky Plaza)搖身一變成了「小菲律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