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不少新加坡本地企業都進入了資金緊張,經營困難的境地。一些公司為了縮減開支,想在疫情期間進行裁員。
那麼,疫情期間公司是否可以裁員?裁員的話要如何賠償? 新加坡人力部就此給出了建議及意見。
01.疫情期間公司是否可以裁員?
不建議疫情期間進行經濟性裁員。
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可以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儘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
新加坡政府為本地企業提供了多種支持措施,包括培訓補助金和財政支持,以幫助僱主管理其人力成本。
根據工作支持計劃(JSS),本地僱主將在2020年4月,5月,7月和10月獲得四次員工工資補貼。其中4月和5月以每月本地員工工資75%的比例予以工資支付。
僱主應利用這一補貼,儘可能留住員工,並為他們提供基本工資。

02.裁員的話要如何賠償?
如果必須裁員,僱主應根據其財務狀況予辭退員工一定的經濟補償金,具體如下:
(i)財務狀況良好的僱主
財務狀況良好的僱主應繼續按照其現有的雇用合同、集體協議、諒解備忘錄或現行的裁員福利準則支付裁員補償:
-按服務年限,支付每年2周至1個月的薪水。
(ii)業務受到不利影響的僱主
因疫情影響,公司運營和業務前景受到不利影響的僱主,應與工會或雇員一起協商,並達成一直。按照雇員的工作年限,給予每年一定薪資的裁員補償。
(iii)財務遭受嚴重打擊的僱主
儘管政府採取了各種支持措施,但一些僱主仍可能面臨嚴重的財務困難或處於停業的邊緣。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可能不得不裁員。
參加工會的僱主應與工會協商共同接受的裁員補償方案;
非工會組織的僱主則需要提供一次性裁員補償:1-3個月的工資。

03.低薪雇員
如需裁員,僱主對工資較低的員工(例如:有資格獲得工作收入補助的員工)應更加慷慨,例如為他們提供比工作年限更多裁員補償。
此外,僱主應仔細考慮和評估所有相關因素,包括裁員對受影響員工生計的影響。
04.為離職員工提供支持
僱主應通過其業務網絡,或通過將他們推薦給新加坡勞動力部門(Workforce Singapore)或就業與就業能力研究所(Employment and Employability Institute)幫助雇員尋求新的就業機會。
符合資格條件的新加坡籍雇員和永久居民雇員還可以申請COVID-19失業補助金,並獲得各種培訓支持金。

註:如果公司有10名以上員工,並且裁員5名或以上,必須將裁員情況通知新加坡人力部。
如有相關疑問,可以向以下機構聯繫:
新加坡人力部 www.mom.gov.sg
新加坡全國僱主聯合會(SNEF) [email protected]
全國工會代表大會(NTUC) [email protected]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