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震撼世界,年初在中國武漢鬧開,新加坡也受到衝擊。這個新型肺炎暫時無藥可治,病毒在社區傳播,國家領導呼籲大家冷靜,「預防勝於治療」無疑上策。當新加坡宣布進入橙色預警時刻,新加坡木球協會配合行動即刻取消「元宵撈生」聚會,讓球賽按時進行,以便大家放寬心情的在藍天白雲下、綠野蒼蔥的林園裡如常馳騁,強身健體之外還可以增強免疫力。
木球,類似高爾夫,引入新加坡二十餘年,其內涵具有千年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大年初四開播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首場的電視畫面展示了《宣宗行樂圖》附有詩句:「博陸齊呼采,捶丸暫解襟」(見圖);萬眾矚目的年僅六歲小神童王恆屹搓磨半天仍然沒搞懂「捶丸」這玩意,只好遺憾的提前出局。根據台灣體育專業題庫的資料,捶丸類似高爾夫,球是用堅固木料製成,所以更像是台灣人發明的木球運動。

我與木球結緣,要從《滿江紅》說起。那是10年前初識木球不久,越覺得這玩意有趣,於是隨團到台灣彰化,約好採訪木球發明人翁明輝。會面地點就在球場,翁總在涼爽的秋風裡,侃侃而談一個半小時,詳盡介紹了木球運動緣由,強調運動的人文價值,如何保持競技與休閒兩相宜,甚至乎可超越宗教,為全人類的共同喜好(見圖)!如雷貫耳般,我仰望著這位敬重岳飛英雄氣概、為木球奉獻數十載、如今仍然馬不停蹄地穿梭於亞非等地推介木球運動的前輩,並隨他而唱「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是啊,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從此,我這個媒體人也開始握著「岳王牌」球桿,欲罷不能地馳騁球場,還跟著縱橫四海了。這些年,除了有段時間受制於工作,大多時候我都參與各地賽會和活動。比如2019年11月份的中國國際賽,我摸黑打完個人比賽後就即刻趕去參加浙江省木球協會的年會;聆聽報告後再聽翁總暢談他與岳王廟的情緣,該輪到我說話時心潮澎湃,於是聯想到半年前大夥同游杭州岳王廟的激情(見圖),唯有即興朗誦 《滿江紅》以表心跡。

木球與宋朝捶丸
三十載木球,是這項運動始於1990年代,由翁總在台灣自行研發算起。初心來自孝道,為了他體弱父親而在後花園設計了這項目。但是要追溯木球的歷史,或可參見宋朝時代《丸經.集序》記載的捶丸「以木為丸、以仗擊之」,內文描繪了中國帝王宋徽宗等人如何沉醉在古代球戲所帶來的無限歡樂。捶丸的特點,包括場地設在郊野、地形有平坡有峻仰而凹凸有致(見圖),有人說是今天風靡世界的高爾夫雛形,但跟我們今天的木球運動更為相似。然而,宋徽宗後來敗掉北宋王朝是否玩物喪志、靖康之變他被俘虜並折磨致死,接著岳飛崛起而為南宋高唱:「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坊間甚至謠傳岳王是徽宗私生子等等,這些歷史曲折是非黑白,且由他人評說。

如今我緊握岳王牌球桿,思考更多的是該如何「玩索而有得」,因為木球之厚重牽扯的文化底蘊,除了孝道初心,還跟綠水青山、道法自然,甚至於天干 地支、知行合一、《易經》泰卦、否卦等國學都扯上關係。2018年11月,我到台灣師範大學演講,講題《揮桿擊出激盪心靈!玩索木球之厚重》(見 圖),內容便概括木球在體育文化範疇內的功能及價值。

木球與綠水青山
所謂「綠水青山」,我到過的木球場地大都景致如此。留下深刻印象是2018年夏天在北京中糧集團高球場參加兩岸木球賽會,讀到當地報道說:「木球運動具有天然的生態血統,重視陽光綠地空氣等自然資源對人體健康的重要價值,強調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自身的關係,是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體育,為全民健身提供了科學合理、貼近自然的好項目。在生態文明推動過程中,體育是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的重要載體和謀劃,體育產業是實現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的重要轉化器⋯⋯」。相對於中國,新加坡僅僅是個彈丸之地。不過,那裡的金文泰林園木球場則依山傍水,背靠國立大學(NUS)的肯特崗,面臨浩瀚的馬六甲海峽,確是每逢周末都能在藍天白雲下古木參天裡揮桿流汗的精緻球場。今年8月,這風景旖麗的木球場(見圖)將再辦獅城杯國際賽,配合8日9日國慶,我們熱烈歡迎各路球友前來一邊快樂的打球,又可一邊與民同慶共歡樂。在新加坡,我們依憑2E概念推廣木球運動:一是青山綠水的環保意識(Environmental),木球運動適宜山坡草地的仁者樂山,亦或碧海沙灘的智者樂水,而依山傍水皆可道法自然地巧妙揮桿,真正落實休閒競技兩相宜;二是不懼負擔的經濟實惠(Economical),木球運動單憑一桿一球即可走遍天涯,享受著所費不菲的高爾夫球般運動。

木球與道法自然
我接觸木球,有幸從理論開始。2011年7月,我在馬來西亞參加國際裁判課,有感而發的寫了《道法自然的小小木球》(見圖),提到:「碧綠的草地,蔚藍的天空,在晨曦下揮桿擊木球,吸納大自然氣息,感受生命之貴重。
走在陽光里,大夥兒圍繞著日本導師,分享各國在裁判工作上的大同與小異,領悟出這個小小木球原來包涵內方外圓的精神實質。於是在眾人注視下,我在十幾米外示範擊球——噢,老天,一桿進門!我在掌聲與歡呼中高舉右拇指:好球!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短短十三字真言,道盡這綠色運動、紅色木球的奧妙,也闡釋其人文價值的豐厚底蘊。……」木球的道法自然,沾染著道家的哲學味道,經常映襯在球道設計方面,尤其坡度大彎曲多的木球場地。一般球友大都會感嘆打球不易,但一流高手往往控制住內心激情而懂得順勢揮桿,其打球之道法既是遵循自然條件,更是達到「知行合一」境界。知其道而行之,其實不論哪個國家高手,他們在擊球前必先熟知球道,然後擊球行走時再順著球道自然而去。

木球與知行合一
多神奇的「知行合一」!沒想到新加坡木球協會一行人巧遇良機,2018年10月在貴陽參加中國國際賽,我們乘便深入「龍場悟道」山洞(見圖)。儒學大師王陽明在500多年前便躲藏洞裡,日思夜想無數日子才豁然頓悟,這心學理論後來在亞洲地區帶來深遠影響,尤其是日本。2018年9月我到福島參加日本國際賽,對東瀛民族的知禮和守時留下深刻印象,分析說是受到陽明心學百多年來的影響所致(見圖)。儘管「致良知」才能知行合一是談何容易,但若化繁為簡,我盼望今後在木球場上真能貫徹「知行合一」。

其實,我打了多年木球,戰績一般,頒獎時往往「望杯興嘆」。然而,皇天不負苦心人:在「龍場悟道」之行一年後,2019年10月在馬祖參加台灣國際賽,我有幸跟香港吳麗玲老師結盟打混雙,結果贏得有史來第一枚冠軍!激動是,國際木球總會年底公布《2019年國際木球巡迴賽總成績》,新加坡有8個長青球員榜上有名(見圖),真是光耀獅城!

毫無疑問,講求競技的運動場,球員年紀是關鍵,而國際木總近設定長青組,實為耳順之齡者帶來新希望。當然,木球運動並非單純競技,特別是場地規定12個球道,這跟「天干地支」有關,而每個球道設計因地制宜,打球時講究「中庸之道」不太左不太右,好就如儒家強調的「玩索而有得」,那在享受運動之餘,必能增添精神與文化價值。

木球與天干地支
新加坡金文泰林園場地,每年有上百場木球活動(見圖),有獎的競技比賽占一成半,我們規定每個球道的高計分為10,目的是要大家「十分」注意:如果拿滿10分,那就真的「見鬼了」,因為十個天乾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排第十的「癸」跟「鬼」同音。當然,如果一桿過門,那是「甲」等1分,這除了技術,也是運氣「天賜之福」,所以我們大都頒發特別獎,甚至可達新幣千元的大獎以資鼓勵!至於場地設計,那都符合十二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球員必須完成首場12球道,方可到下一場繼續另外12個球道的比賽,終完成「陰陽」兩場之後才結算戰績揭曉勝負。

其實,木球人大都理解,打球要「留意」分數,可是「分分計較」卻會適得其 反,還會經常把自己弄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根據《易經》分析,任何人要是把比賽成績看得太重,猶如「天干」(分數)高掛心上,而把「地支」(球道)壓在下面,這是《易經》第12卦「天地否」;這否卦是凶卦,令人不快樂,所以那些太在意分數者很容易跟人鬧不和。反之是第11掛「地天泰」,就是志在打完12+1個球道,不要把比賽分數看得比天還高,這泰卦的意向就好得多了(見圖)。

世界因你而美麗
我享受木球文化的厚重,更期盼木球運動成為全人類的共同喜好,因而發揮其無限的影響力。2015年春天,我有幸提名木球發明人翁明輝先生競逐《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大獎。這是鳳凰台聯合世界數十家知名媒體聯合舉辦,當年選擇在北京的清華大學禮堂進行現場電視直播而發揮其巨大影響力。我為此而收集並提交一些有力資料,強調那些發明良藥的醫務專家因拯救人類性命而獲大獎,那麼木球發明人翁明輝為全球40多個國家數以萬計木球人帶來無限歡樂,這是「預防勝於治療」的偉大奉獻,豈有不及那些醫藥專家功德無量的道理?因此毫無疑問,翁總進入決賽,並於4月3日(正巧是農曆二月十五嶽飛生日)晚在清華大學禮堂發表震撼人心的得獎感言(見圖)。實際上,這個至高榮譽也包含無數木球人的付出和支持,特別是配合現場電視直播的頒獎儀式而進行網上投選,翁總共獲6萬5096票名列榜首,這個錦上添花卻令人興奮不已。

我很感謝國際木總於2016年5月在韓國濟州島世界盃時頒給我「傑出貢獻 獎」。那一年我剛接替新加坡木球協會的會長職務,而5月份正是引我入門的 新加坡木球協會創會會長許金萬逝世5周年!這位新加坡木球第一人,2000年創會後把獅城木球帶入國際享譽全球,令人十分遺憾是他在耳順之齡卻因心臟手術而匆匆地與世長辭。我為許先生寫了悼文(見圖),盼他對木球運動的熱愛永遠遺留人間。我為此感嘆生命之脆弱,但也以此為座右銘:「珍惜當下,為熱愛的木球而好好的活著!」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