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下稱NTU)最近風頭正盛啊,先是在QS上完美逆襲,前幾天又搞出一條大新聞——校內食堂禁止使用華文標識!
事情還要從6月21日說起。
這一天,NTU北側食堂North Spine的攤主收到了管理層的通知,裡面的內容讓他們很詫異——要求他們在8月底續約前刪除招牌上所有中文,只留下英文。
North Spine一共有12個攤位,包括茶水檔,其中只有兩個攤位的招牌上沒有使用華文。

12個攤位中只有2個攤位的招牌上沒有使用華文。
很多攤主不知道好端端的招牌為什麼要改成純英文的?可是他們畢竟在學校工作,對來自管理層的指示只能接受。
一些攤主透露說,3年前簽約時沒有隻能用英文招牌的協定。一兩年前雖聽聞NTU有可能要求攤主拆除華文招牌,但後來不了了之,沒想到如今要續約時,再次被「提醒」只能用英文招牌。
他們可能要花上600新幣才能完成這一「規定」。
「這不只是錢的問題,我們是華人,招牌上為什麼不能有雙語?更何況我們的招牌不僅有華文,還有英文說明。」有的攤主對校方的舉動完全不能理解。
不少NTU的學生表示改不改純英文對他們吃飯影響不大,多此一舉。也有人認為刪除華文不合理,對於一些外籍學生或者老人來說很不方便。
據悉,North Spine附近的百美超市也被牽連,不允許展示印有中文的促銷宣傳牌,還不允許播放華文歌曲。
百美集團的發言人表示:「一般到了農曆新年,我們會在其他百美超市播放新年歌曲,唯獨南大的百美超市除外。」
消息傳出後頓時引起軒然大波,不少人紛紛質疑NTU難道是要抵制華文嗎?

輿論洶洶之下,North Spine的管理方勝樂集團把責任推給校方,表示自己雖然管著食堂,卻也要聽從學校的種種安排。
NTU接受採訪還沒有直接否認傳聞,表示NTU作為國際化校園,擁有來自超過100個國家的師生和人員,英文是新加坡的行政語言,因此要求食閣運營者使用英文提供產品和服務信息,讓每個人都能理解。
NTU發言人進一步表示,除了緊急告示牌,所有告示都以英文顯示。攤主早就知道這項要求,去年就已經接到了通知。
言外之意,一年前就告訴你們要改要改,都不放在心上,現在真的要改卻跑到媒體面前訴苦?

這樣的回應顯然引起了更大的不滿。
NTU顯然低估了輿論的壓力,再一次接受採訪的時候突然鬆口,表示這完全是一場誤會,校方從來都支持攤位使用雙語標識,會讓勝樂集團出面向North Spine的所有攤主解釋。
6月23日,NTU食堂抵制華文一事發酵了兩天之後,更多人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新加坡書法協會負責人稱移除中文是不可接受的,NTU的前身是南洋大學,「移除中文會影響華族遺產」。
新加坡政府官員也表示,「如果商戶的顧客群需要中英文解說,應該讓他們自行決定如何包裝和宣傳食物。」
新加坡媒體人楊君偉擔憂,「這似乎也體現出我們的社會正趨向成為單語化的環境,最悲涼的是久而久之人們對此變得麻木、不再關心,那到時我們就實實在在變成一個單語社會了。」他認為這場誤會反映出新加坡在傳承歷史方面做得還不夠好。
6月24日,North Spine的攤主表示已經接到了來自勝樂集團的口頭通知,他們可以繼續使用雙語標識。
這一場誤會,也是一場鬧劇,終於告一段落。

南洋大學的主樓舊址
NTU的前身是南洋大學,是新加坡從1955年至1980年存在的一所以華文為教學媒介用語的大學,也是世界範圍內唯一的一所海外華文大學。在短短20多年的歷史中,共培養了12000多名畢業生。
1980年,南洋大學與新加坡大學合併成為一所以英文為教學媒介語的新加坡國立大學。
1981年,在原南洋大學校址建立了南洋理工學院(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TI)),並在1992年發展為現今的NTU。
NTU就建在老華校南洋大學的舊址上,有著深厚的華校傳統,這一次鬧出抵制華文的新聞,不管是一場誤會,還是有意為之,都讓很多校內人員感到寒心。
前南大校友吳俊剛表示:「南洋理工大學固然和早已關閉的南洋大學沒什麼關係,但畢竟坐落在前南大校園,而且還在使用『南大』的簡稱,意思其實是要讓人把它和舊南大聯想在一塊,特別是我們這些真正的南大畢業生。」
他認為,雖然英文是新加坡的行政語言,但考慮到多數人都習慣使用華文,就不該愚蠢地把行政語言的含義無限擴大到生活的每個層面。
也有網友拿此事調侃NTU,在QS排名上逆襲了就要「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