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你可能不信,當飛機降落在樟宜機場那一刻,我就被這裡的空氣征服了——帶著熱帶雨林的濕潤,混著南洋咖啡的醇香,連陽光都像是被棕櫚葉篩過的溫柔。
作為在新加坡摸爬滾打三年的"留學老司機",我可太懂女生選擇這裡的理由了。
走在烏節路的林蔭道上,38℃的高溫竟沒讓我流一滴汗。你猜怎麼著?整條街的遮陽廊道像天然空調房,每隔200米就有冷氣十足的商場讓你"續命"。

更絕的是那些藏在摩天樓之間的空中花園,上次我在Capital Spring的51層露台寫論文,雲朵就在指尖飄,這樣的學習環境誰不愛?
記得第一次穿著弔帶裙深夜去便利店,轉角突然冒出的巡邏警察把我嚇一跳,結果人家笑著用中文說:"小姐,前面路燈壞了,我陪您走過去吧。"
後來才知道,這兒的攝像頭能自動識別異常行為,連地鐵站都配備緊急報警柱。

有次室友手機被偷,警察居然3分鐘就定位到嫌犯,這安全感絕了!
說到職場,你們見過凌晨三點燈火通明的CBD嗎?
我導師是位戴頭巾的馬來裔女教授,白天在實驗室帶我們搞科研,晚上還能準時接娃放學。
有次參加企業參訪,看到會議室里五位高管三位是女性,連軍工企業都有女飛行員培訓項目,當時就感慨:這哪是職場天花板,簡直是星辰大海啊!
最讓我破防的是春節那次,大年三十早上還在NUS圖書館趕due,下午4點的航班,晚上8點居然坐在家裡吃上年夜飯了!

四個小時航程,比國內某些跨省高鐵還快,現在我和閨蜜經常周末打"飛的"去克拉碼頭看煙花,周一一早又能精神抖擻回教室簽到。
要說性價比,我們商學院的Lucy才是狠人,靠著政府津貼,她兩年碩士只花了8萬人民幣,實習工資就把學費賺回來了。
去年畢業典禮當天,她左手拿著PR批准信,右手握著摩根大通的offer,那場景簡直比偶像劇還燃!

在新加坡待久了,你會發現這裡的"香"不止在米其林餐廳的海南雞飯,更藏在每個生活細節里。
就像我教授常說的:"這不是女生的舒適區,而是綻放區。"要問值不值得?看看萊佛士坊那些踩著高跟鞋雷厲風行的姐姐們,答案早就寫在她們自信的笑容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