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成立的一個工作小組今年較遲時候將提出有關殘障人士社區生活新模式的建議,探討的課題包括殘障人士的看護者去世後,如何繼續為他們提供照顧。
儘管上了年紀,身體也不好,陳先生還是得獨自照顧他47歲的智障兒子,他的希望是自己去世後,兒子能獨立生活。
「在我看來,每一個父母都關心自己的孩子。這就是為什麼這件事很重要。對我來說,他必須學會獨立。」
陳先生原本不知道要到哪裡尋求援助規劃兒子的未來,直到今年初他帶兒子到醫院看病時,才被轉介到新加坡智障人士福利促進會。
新加坡智障人士福利促進會社區支援服務主管王麗雲表示:「很多看護者不相信有足夠的資源或人能理解他們看護對象的需求。因此我認為很多時候,看護者的內心深處都希望奇蹟出現。」
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成立的工作小組,正探討為殘障人士打造新的社區生活模式,包括如何讓他們獨立生活,以及如何幫助那些缺乏家庭支持的人。
社會及家庭發展部家庭及兒童發展高級司長廖雪文表示:「殘障人士有不同層次的需求。因此他們需要哪些服務才能在社區里生活得更好?」
目前當局給予殘障人士的支援包括日間活動中心,就業中心和生活輔助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