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家都在關注冬海和Grab/新電信的數字銀行在新加坡開展業務的時候,另外一家「數字銀行」從9月1日宣布開業以來,已經很快地滲入了新加坡的各個社區。

這家叫Trust Bank的銀行是渣打銀行和新加坡職工總會(NTUC)的合資公司 - 股份比例分別是60%和40%。NTUC的股份通過旗下的Beatplus持有。

渣打在新加坡其實養了一個龐大的產品技術團隊,一直在鼓搗新東西。數字銀行這個項目已經做了很久了,也經歷過好幾次大的方向的改變。
渣打之前也和新電信合作了Dash電子錢包 - 推展不順利之後撤出了,而Dash在新電信的苦心經營下從錢包變成了印尼女傭匯款回鄉的工具。
除了和NTUC在新加坡的合資銀行之外,渣打在印尼也參與了數字銀行相關的業務 - 比如這個月在印尼和電商平台Bukalapak一起開展的一些數字金融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和受到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嚴格限制的數字銀行(包括Grab/新電信的GXS和冬海旗下的Maribank)不同的是,Trust拿的是普通全銀行牌照,其實可以在線下開設分行網絡,也在早期的發展規模上沒有限制。
NTUC的歷史其實和新加坡的歷史緊密相連 - 李光耀一直認為工會、僱主和政府之間應該是一個健康的三方對話關係。

NTUC在1973年石油危機後為了幫助會員應付通脹,自己開啟了「平價超市」(NTUC Fairprice),現在已經成長為新加坡最大的超市零售集團;NTUC旗下的英康(Income)保險公司也在市場上占有相當的份額。

在2021年,NTUC的會員數超過了100萬,占新加坡總人口的19%。而會員加上家庭加上無處不在的平價超市,NTUC在新加坡的存在感相當強。
獲客應該是Trust Bank的第一要義。NTUC馬上宣布停掉了和新加坡華僑銀行(OCBC)很作多年的積分信用卡,切換成Trust Bank發的卡 - 在平價超市和NTUC的其他消費終端消費積分打折做得足足的。

而渣打也開動了自己的營銷機器 - 比如之前曾經多次合作過的星巴克買咖啡打折兩塊錢。

Trust的消費群和Grab/冬海的短期內還是很不一樣的。而且新加坡消費者這麼多年被各種銀行的各種促銷培養已經變得非常精明 - 用Trust的卡在NTUC買東西同時還會用花旗的卡在餐飲商家累計里程、以及拿著各種先買後付的打折券在服裝/市場專賣店消費。
墨騰一位在新加坡傳統三大行之一銀行擔任過多年高管的老朋友是這麼評價Trust銀行是否會成功的:
」首先,他會有足夠的用戶基礎和交易,讓渣打/NTUC不會關停這個項目;
第二,他拓展其他場景基本都要是從已經在那兒的其他發展銀行虎口拔牙,不容易;
所以,大機率他會活成一個還不錯的殭屍「。
順便插一句,GXS銀行已經開始對外進行小規模測試了 - 對Grab的業務要有明確的幫助,可能還要等幾年。而冬海旗下在印尼的Seabank已經在很大規模的吸儲了。